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03:43: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3分)
从龟甲、竹简、绢帛到纸张、印刷术的发明,从莫斯电码、二进制代码到影像的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传播也越来越迅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声音、影像也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人们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纷呈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等,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
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答案】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全新的文化产业)提供了载体(工具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休相关(qī) 气(gǔ)尾(shā) 贤(yū) B、繁文节(rǔ) 编(zuǎn) 进(biē) 防(tí) C、咄逼人(duó) 玉(zān) 笑(yǎn) 打(āi) D、舞歌台(xiè) 冕(guān) 罗(qǐ) 罪(qiā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91EXAM.org

3、语言运用题   以“包装”为话题,扩展为一组排比句。


参考答案::
示例一:包装是我们的祖先用树叶遮挡住身体,以细节阐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包装”这个话题概念性强,含义抽象。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形象的诠释,即用形象的表述让枯燥呆板的语言灵动起来,这种方法叫做“运用形象诠释法”。
点评:此话题与“伪装”有本质的区别:“包装”有使更美,更完善,更优之意;而“伪装”有有意掩盖遮拦夸大、诱人迷人害人之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专业人士介绍,热气球的安全系数是相当高的,近年来发生的热气球事故大多是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
B.有专家担心,“低碳城市”在一些地方事实上成为城市营销的新概念,地方官员可以用“低碳城市”的名义招商引资,对政绩进行新一轮包装。
C.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出现资金链断裂,运营困难,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抬头。
D.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句式杂糅,“事故大多是因……”或“由于…造成的”;C项成分残缺.“困难”后加上“的状况”,D项主客颠倒.应该是“中国观众对于李安获奖”。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熟语有误的一项是(???)
A.最让我痛心的是,我连累了一位萍水相逢后患难时刻鼎力相助的朋友,这份亏欠我不知道该如何补偿。
B.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从不垂头丧气,而是气吞山河,发愤图强。
C.最近,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吴英案再起风波,一些人为吴英鸣冤叫屈,认为她罪不容诛,不该被判死刑。
D.早在50年代,传统剧目《百岁挂帅》进京演出,名噪一时,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盛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