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1-19 03:44: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文言阅读(共16分,每小题2分)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3:下列句子中,活用现象不同于其它句子的一项是(???)

A.以及三年,可足民
B.李牧连却之

C.逸豫可以亡身
D.风乎舞雩
小题4:对下列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秦人不暇自哀????????????????④洎牧以谗诛
⑤何以利吾国乎????????????????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⑦智勇多困于所溺??????????????⑧不吾知也
⑨加之以师旅??????????????????⑩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④⑥⑦/③⑤⑧/⑨/⑩
B.①/②④⑥⑦/③⑤⑧/⑨/⑩
C.①⑤/②④⑥⑦/⑧/⑨/③⑩
D.①⑩/④⑥⑦/③⑤⑧/②⑨



2、语言运用题  根据《三国演义》有关内容填空(4分)
小题1:《三国演义》中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忘,有被称为“智绝”的???????,“义绝”的????????,“奸绝”的?????????。
小题2:关羽在张辽“三罪”、“三便”之说的劝导下,与曹操“    ”后,降操。获赠战袍、??????,以及  ?的美称。但他心念刘备,斩颜良,诛文丑后,挂印封金,开始了千里寻兄之路。



3、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出现的修辞现象,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
既有互文现象(可以说成:请各倾洒潘江陆海),也是“称名的代用”(“潘江”“陆海”代指美妙的文章)。
B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措辞婉曲,含蓄地劝谏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C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援引了典实,化用了《老子》里面的话。
D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句中“盈视”“骇瞩”两个词可以看成是“词语的变换”,它们可以互训。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习惯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给群众许了不少愿,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群众十分不满。
B.道理明摆着,不去“祝贺”一下,把自来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给你“吊胃口”,经常停水,有你受的。
C.一位农民举着今年9月刚刚换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说:“农民有了‘定心丸’。”
D.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的无辜牺牲者,面对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羼水(chàn)枸杞(qǐ)道行(héng)馄饨(hún)汗流浃背(jiā)
B.籼米(xiān)腈纶(qíng)酩酊(dīng)精髓(suí)箪食壶浆(shí)
C.棕榈(lǘ)谮言(jiàn)晕车(yùn)佣金(yòng)千钧一发(fā)
D.挫折(cuò)确凿(záo)匕首(bǐ)胴体(tóng)扪心自问(méng)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