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04:03: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参考答案:
自由与不自由
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今年上海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所供材料仍然延续了它的一贯作风,比较简洁,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采用“主旨领悟法”来审题立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领先,共同前进过程中走在最前面,在某一方面居第一位或在最前面。
风采,意为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举止态度。强调一个人给他人以较强的感染力!
“领先”、“风采”这两个词语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以“先人一步的风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写作提示:
文字材料分为两个部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吉利海峡隧道,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或欧洲隧道,是一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月6日开通。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隧道横跨英吉利海峡,使由欧洲往返英国的时间大大缩短。因此,运营伊始,隧道经营方欧洲隧道技术公司对收益预期充满信心。但事实是货运收入还差强人意,但客运收入却大大低于预期。在票价相当的情况下,很多人宁愿花费加倍的时间乘客轮渡过英吉利海峡。因为,这样可以在行进中顺便欣赏迷人的海上风光。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来看,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开通预期目标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隧道经营方欧洲隧道技术公司对收益预期充满信心”但事实上“货运收入还差强人意,但客运收入却大大低于预期”。这说明开通英吉利海峡隧道的想法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对现实估计不足。从这个材料中可以看出,我们在作任何决定之前应该对现实考查清楚,对事实的各个方面都有全面考虑。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可以立意为:理想的高度与现实的差距。
点评:题目要求考生写自己的感悟和看法,意在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有自我的思考,考生要用议论文写自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禅师为了帮助爱抱怨的小徒弟领悟人生,让他抓一把盐放进一杯水中,叫他饮一口。并问道:“味道如何啊?”小徒弟往外一吐,说:“咸的发苦。”
然后,禅师把小徒弟带到一个湖边,叫他抓一把盐撒入水中,并叫他去尝尝湖水。
“什么味道啊?”
“甘甜可口!”
“有咸味吗?”
“没有。”
于是禅师告诉小徒弟:“我们生命中的痛苦好比是盐,其咸淡取决于盛之的容器,你愿意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呢?”
要求:
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心底无私天地宽
浩瀚海洋,扬一支帆去远航;蔚蓝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新材料作文”,故事比较好懂,结尾又通过禅师的话,将“寓意”有所点明,所以审题难度不是很大。学生更多地关注“盐与容器”的关系,会忽视比“容器”更重要的“水”。学生多停留在“胸怀宽广”“豁达大度”等肤浅的表面,未深入探讨“稀释”痛苦的“淡水”。有的只谈“宽容”“乐观”“坚强”“领悟”等,则扣题不严,有所偏题。学生可能会出现审读材料不细致,就是不会辩证思考,尤其是修身养性不够。我们都知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未必知道怎样让“心”又大又充实;我们都知道要看淡痛苦追求甘甜,未必知道怎样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心理学家罗伯特在地铁车站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台阶中间,而赶地铁的大人们都象没有看见他一样,匆匆走过,个别人甚至从男子身上跨过。罗伯特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在他停下来之后,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停了下来。很快,这个男子身旁聚集了一小圈关心她的人,有人给她买了食物,有人给她送来了水,有人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
为什么人们对这个男子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改变?罗伯特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改变。一个人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世界就可能会改变。
要求: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无论是个人的努力、国家的变革还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都是如此。滴水成海,水滴石穿,星火燎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蝴蝶效应等等。但不能局限于好人好事、社会风气、道德风尚。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