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9 04:13: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将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文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这是散文的“生机”力量所在。???
②读者在读散文时是从不怀疑它的真实性的。???
③正是从这一点说,散文才被誉为文学的“测谎器”。
④作者一做“假”,人格的本色立失。???
⑤真实是散文的生命。??
⑥读者一经发现作品“假”?,文章的价值亦即荡然无存。
⑦散文从来就是真的艺术,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A.⑤⑦③①④②⑥??????????????????
B.①②③⑤⑦④⑥
C.⑦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①⑦②④⑥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蛊惑 玷污 水蒸汽 以儆效尤
B.斡旋 窈窕 声啾啾 面面相觑
C.破绽 荆杞 笑嬉嬉 旁敲侧击
D.优渥 磐石 干细胞 引亢高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校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
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②④⑤⑥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整个语段意在说明教育的深广意义,③句总说,②句解说原因,⑥句中“这里说的教育”与②句衔接紧密,④句中“不但要用……的尺度,看它……”与①句中“更要用……的尺度”、⑤句中“看它……”衔接紧密。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4分)
①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②这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属于初步调查,具有概查的性质,目的是为了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态势。③调查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其中镉的含量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至40%。④分析指出,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⑤其次,是不当的农业生产活动,如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畜禽养殖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⑥另外,还有自然背景值高、汽车尾气排放等原因。
<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序  号
修    改

 
 

 
 

 
 

 
 

 


参考答案:【答案】
序 号
修 改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②语义重复,要删掉一个;③话还没有说完,应为逗号;④成分残缺,在“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后面加“排放”; ⑤“畜禽养殖”与句意不符,搭配不当。故要删去。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最近,成都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工薪阶层对此弹冠相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B.西博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下学期,《朝花》将洗心革面,对现有版面进行调整,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宣传校园文化的主阵地。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题考查对象均为成语。B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A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褒贬不当。C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望文生义。D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一般使用对象是人。对象误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