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9 04:15: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小题1: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与___________,并列称为小说的“四大家族”。玛蒂尔德是小说《______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小题2:岂日无衣?_________________。王于兴师,_____________,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小题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5: 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参考答案:
小题1:长篇小说?《项链》?
小题2:与子同袍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的识记的能力。此题的文学常识是高中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名句默写也是要求背诵的篇章。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整齐的排比句。要求:可以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窥探一个成功人士的足迹,无一例外,他首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树;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为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云彩中最祥和的一片……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参考答案: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树;见到奔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句式变换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排比句的特点,排比,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所以,只要把后面的句子改成与第一句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即可。如把“在奔腾的大海面前”改为“见到奔腾的大海”;把“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改为“见到无垠的蓝天”。把“把自己化为”“让自己变为”分别改为“做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3分)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


参考答案:②⑤①④⑥③


本题解析:③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 “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前,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④前的“故”,可断定“④⑥”放“⑤①”后。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2012·高考湖北卷)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对偶句要求上下句结构要相同,词性要相对。本题要抓住黛玉和宝玉初次见面都似曾相识、心有灵犀的情景来拟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急流勇退坚如磐石苦心孤诣
B.礼上往来励精图治离经判道
C.积毁销骨口干舌噪金碧辉煌
D.精神焕散滥竽充数涣然一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急——激;B.上——尚,判——叛;D.焕——涣,涣——焕)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