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9 04:20: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求也之,比及三年
国以礼,其言不让
③非曰能,愿学焉
④赤也为小,孰能为之大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爱】下列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吝惜)
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隐蔽,躲藏)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爱慕、欣赏)
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爱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爱护、C.爱惜,吝惜、D.?喜爱、喜欢)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举酒属客?
B.王回深父
C.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
D.而卒莫消长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亻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北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易》、《诗》人比贤人君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B.纵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无损者——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所溺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A
3.C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
(1)秦王坐章台相如(????)????????????
(2)君既若录(????)
(3)乃遂私樊於期(????)????????????????
(4)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参考答案:(1)接见???????????
(2)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