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9 04:22: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团决赛中,被认为是林丹接班人的谌龙出现了重大失误,被东道主韩国队趁机超过,获得了该项比赛的冠军。
B.成都市龙泉驿素有“桃花源”的美称,种植桃树多达17万亩,其面积之广大,品种之繁多,可以堪称“西南之最”。
C.航空母舰之所以广受各国青睐,就在于航母编队巨大的打击力和防护力所致,它在海战中几乎所向披靡。
D.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由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经?马太福音》:“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不可推辞。”
小题1:根据以上文字,分别概括《论语》和《圣经》在为人处事上的观点。(2分)
小题2: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语言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上所谓“西藏问题”的形成,是由西方势力恶意促成的,而英国恰恰是始作俑者之一。
B.为了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C.声名显赫的索马里海盗21日一天在亚丁湾海域先后劫持了3艘外国船只,创下近年来一天之内船只遭劫的最高记录。
D.今年春晚给观众的一个最大惊喜,就是推出了两位新人小沈阳和刘谦。他们表演的节目都获得了一等奖,两位新人也一夜成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



5、语言运用题  【题文】以下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二联。该诗写情,但无一字及情,诗中借百花残、蚕吐丝、蜡炬成灰等具体意象含蓄表露出内心缠绵浓烈的情思。请将这四句诗改写成白话文,改写时要保持文字的精致与文气的流畅。(6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千。”
注意:
①将古典诗改写成白话文时,不必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处理,原诗所描述之人、事、物、时空背景都不宜忽略,叙述者的口吻、人称也不应改动,有时可增加局部描写以补足情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诗写情,情感缠绵浓烈,意境蕴藉有味,改写的文字应该忠实保留这种氛围,以与原诗情境契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