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04:28: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红楼梦》中宝玉之妹贾探春倡导成立海棠诗社,薛宝钗自荐担任总评。后来众姐妹作咏菊诗,林黛玉技高一筹,压倒众芳。
B.《女神·凤凰涅槃》中,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凤凰再生,就是作者理想中的中国的新生。
C.“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是《家》中觉民说的话,它表明了觉民争取个人幸福的决心,具有鲜明的“五四”精神。
D.《哈姆莱特》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该剧表面上是写个人恩怨与家族之争,实则反映的是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封建黑暗现实之间的矛盾。
E.《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并非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老人在与马林鱼的搏斗中也对鱼充满欣赏之情,这种人与自然相通的情感使作品的意蕴更纯净深邃。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金就砺则利
(2)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能体现中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Q善于健忘,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了,但也有难忘的,临死之前他对画押的圆圈的不圆一直耿耿于怀。
B.在《红楼梦》中,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亚于宝玉、黛玉和宝钗。王熙凤深得贾母的宠爱,贾母曾当众戏称她为“辣子”。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从“协理荣国府”可以看出她有非凡的治家本领。
C.《论语》中我们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形象,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会生气斥责白天睡觉的学生“朽木不可雕也”,也会对他欣赏的学生颜回连连称赞,对他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莞尔而笑”;被人误解,他也会急得指天发誓。
D.情节在小说中使用的密度和写法,直接影响到小说故事性的强弱。如《清兵卫与葫芦》贴着故事讲,多勾勒白描,而《在桥边》则穿插了大量描写和议论,故前者比后者故事性强。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B 项,“从“协理荣国府”可以看出她有非凡的治家本领”表述不正确,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所以选B。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
小题1: ??????????,靡有朝矣。(《诗经·氓》)
小题2: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
小题3: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4: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小题5:奈何取之尽锱铢,??????????(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参考答案:
小题1:夙兴夜寐
小题1:百年多病独登台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其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参考答案:(1)秦爱纷奢 奈何取之尽锱铢
(2)林壑尤美 望之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