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9 04:37: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3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                                     


参考答案:【答案】下联: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或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在描述对象删个,由“孔明”可联想到“悟空”,也可联想到黛玉等,在句式上,可采用“性格+对象+行为”。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云销雨霁,??????????。????????????????,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
(3)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4)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5)故君子????????????????,??????????????????。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克己复礼》


参考答案:(1)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2)昨夜西风凋碧树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伍(háng)数(gǔ)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题文】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3分)
(2)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3分)  
(3)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3分)


参考答案:【答案】(1)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


本题解析:【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按装队熟稔天真烂漫
B.端详篮球赛呵护殉私舞弊
C.洗练冠名权诀择与日俱增
D.赔偿绿茵场承袭甘拜下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安装队;B徇私舞弊;C抉择。)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