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1-19 04:38: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用四字词语)
  成都是泡在荼缸里城市。早在公元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境:“舍中有客,提壶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馆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你说有多讲究。茶馆里竹制扶手椅是几千年人体工程学的光辉成就,完全符合人的关节屈伸,又不像沙发或躺椅使人昏昏欲睡,你舒适地坐上一整天也不疲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陷(yáo) 烙(pào) 媚(chǎn) 清流激(tuān) B、鞭(chī) 熟(xún) 函(xiáo) 游目怀(chěn) C、脑(suí)制(xiá) 戍(zhé) 筋疲力(jīng) D、执(niù) 自(xǔ) 恶(zēng) 鼎玉石(chēng)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工作职责定位的问题早就已经有明文规定,难道你到现在还没有弄清这件事到底是归组织部管或是归宣传部管吗?
B.人类的某些行为严重威胁到了一些物种的生存,比如挖沙就改变了湖底的回声性质,破坏了江豚寻找食物的环境,损害了江豚种群的基因交流。
C.1 500米游泳赛场上,孙杨不孚众望,强势摘金,打破了世界纪录,给人们带来了又一个惊喜,为这个奥运赛场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D.黄吴怀的书法,于古雅大度中见趣味,于浩然正气中显风骨,显得出神入化,刚柔并济而又入木三分,堪称熔古标新。



4、单选题  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________。_________。谢赫总结的“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这可说是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________。应该说,中国古代相当懂得这一点,___________。
①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
②书法是把这种“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
③它们同样展现为讲究、研讨、注意自身创造规律和审美形式。
④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
⑤线的艺术正如抒情文学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民族的文化一心理结构的表现。

A.②③④①⑤
B.④③①⑤②
C.①②④⑤③
D.④②①⑤③



5、单选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扈江离与辟芷兮,?????????▲?????????。????????????????????(屈原《离骚》)
(2)?????????????▲??????????,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4)冰泉冷涩弦凝绝,?????????▲?????????。????????????????????(白居易《琵琶行》)
(5)香远益清,?????????▲???????????????????▲ ?????????。? (周敦颐《爱莲说》)
(6) ??????▲????,俯首甘为孺子牛。???▲??,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自嘲》)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