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1-19 04:47: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有些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很差,艰涩难懂,文理不通,甚至连基本的语句通顺都难以做到,令人不忍卒读。
B.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建国初随丈夫回到江西老家,当地的条件极为艰苦,她却安之若素,在农村教书几十年,并为乡亲们办了很多好事。
C.YouTube在网络视频领域拥有无可非议的老大地位。数据显示,YouTube占据了44% 的市场份额,依然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站。
D.一些贪官入狱后,铁窗之内,玩起了出书,但从所写的内容看,很多人都是借此回忆昔日人生的辉煌,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凤毛麟角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完壁归赵  茕茕孑立  残羹冷炙  岑寂
B.刚愎自用  素味平生  欣欣向荣  溯源
C.锱铢必较  门衰祚薄  命运多舛  泠然
D.得鱼忘泉  日薄西山  涸辙之鲋  尺牍



3、语言运用题  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200字左右)(10分)
答:?????????????????????????????????????????????????????????????????????????????。



4、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语言文学领域中也有一箭双雕的技巧,那就是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B.作者的思路纵横驰骋:大至国际风云的变幻,人类改造社会的壮举,小至地方
风俗、街谈巷议、个人感情。
C.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一词的“绿”与“红”分别代替叶和花,
“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D.(蝉的幼虫)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丝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
根灌木枝——蜕掉身上的皮。



5、语言运用题  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然后完成问题。

小题1:请根据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给“习惯”下个定义。(不超过40字) 。(3分)
小题2:用一句话揭示图画的给人的人生启示(不超过20字)。(2分)
(1)??????????????????????????????????????????????????????????????
(2)??????????????????????????????????????????????????????????????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