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见题型》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9 04:48: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在中国的多个少数民族地区, 人们敬天敬地,敬山敬树,敬畏生命,他们相信每一座高山、每一棵大树都有一个神灵,认为捕杀怀孕、生产、哺育时期的动物是一种罪过,是对神灵的不敬,在这里,人成了自然的一分子,与自然和谐共处。
材料二.曾经有一个调查,问“你认为这世界上有神(上帝)存在吗”,回答“有”的为4.8%;又问“你相信因果报应吗”,回答“相信”的占11.6%;又问“你相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吗”,回答“相信”的占23.7%.
当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还这个世界以物质的本来面目时,笼罩在许多事物上那层神秘光环便渐渐隐退,人们对它们的敬畏之情也烟消云散,于是我们把一切的偶像打翻在地,心中的那份“崇高”也不复存在。我们相信“人定胜天”,什么事情都敢去做,我们创造出物质世界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的欲望永无止境,然而我们在收获丰富物质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也失去了什么呢?
请以“敬畏”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常怀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事物心怀尊重的态


本题解析:本题是命题作文,所以要加强对题目的审查。本次命题“敬畏”,是个动词性词语,对此,首先是内涵挖掘。“敬畏”意思是“又敬重又畏惧”,严肃对待,不随意;“敬畏”给人最大的误导是一个“怕”字,让人生出畏惧心来。如此也就失去了“敬畏”一词的内在意蕴。这里,“敬”,是一种心理态度。有一个成语“敬若神明”,可以让人体会到“敬”字中举过头顶之态以示“虔诚”的含意。举过头顶,说明所敬之事的高大和重要。“畏”,惧,可以引申出“谨慎”的含意,小心翼翼的样子,重视而不敢有丝毫怠慢。“敬畏”一词是事物在心理上的重要程度,以及对待事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传统制麻,采用沤麻的方式。沤麻是将亚麻茎或黄麻置于水中浸渍,利用细菌作用使麻的木质组织软化以便打出纤维。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时,自然发酵,会发出难闻的恶臭味,但是通过脱胶等程序最终却可以获得干净坚韧的麻绳。
民间自制土豆淀粉,将土豆洗干净,放在缸里,通过一定时间的发酵,打开臭味扑鼻的大缸,将浑浊不堪的发酵物掏出,经过反复淘洗,去除其中的杂质,最终能制作出美味、白净的土豆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濯 清 水 洗 涤 心 灵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两段文字通过沤麻和制土豆粉说明发酵、淘洗、提纯的重要作用,学生需要从中感悟人生,思考生活。首先,可以想到自身的成长。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否定旧我、塑造新我的过程,其中必然会经一番折磨,历一番淘洗。其次,可以想到做事。想要成功有时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潜下心来,摸爬滚打,“豪华落尽见真淳”,从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还可以从心灵境界的提升的角度进行写作。现实世界有太多纷扰太多诱惑,使我们的心灵迷失了方向,我们要经常“拂拭”,才能清除那些污垢,从而走向平和和幸福。题目中,两则材料的相同点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丰子恺在《静观人生》里有一段关于羊的描写:
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无论走向屠场,没有一只羊肯离群众而另觅生路的。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执着与变通
生活中的事物不会总是一尘不变的,当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以《静观人生》的描写,来告诫我们人生道理。仔细感悟“无论走向屠场,没有一只羊肯离群众而另觅生路的”这句话,结合着题目《静观人生》,可以立意:在人生中我们不应该盲从,要有冷静地思考和独立的见解。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确,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许多的经历,而其中有些事或人是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的,他们都有让我们永远铭记的理由。对于历史,我们铭记先烈,铭记过去,铭记为我们祖国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对于生活,我们铭记恩情,铭记亲友,铭记每一件影响我们人生的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这一刻,让我铭记在心
5月12日14时28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审读此题的关键在于对“铭记”的理解,“铭记”什么,为什么要“铭记”。从材料看,“对于历史,我们铭记先烈,铭记过去,铭记为我们祖国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对于生活,我们铭记恩情,铭记亲友,铭记每一件影响我们人生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要铭记的是有“让我们永远铭记的理由”的人或事。这就需要考生在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诸如学会铭记、应该铭记等“一般意义”层面的表述上,要挖掘“永远铭记的理由”。另外,在具体的运思中,也应体现出文章思想与思维的存在。可从几个方面加以思考,铭记什么?历史,苦难,感动,幸福…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作文题目:等待????????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不得另拟标题。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