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19 04:50: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当有人报告说祥林嫂的婆婆带着一帮人把祥林嫂抢走了时,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后来卫老婆子跑来赔罪,并说再荐一个好的来折罪时,鲁四老爷又说“然而……”,这前后两个“然而”后面的省略号分别省略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采兮辞》)
(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_______________,汶水、徂徕如画。(姚鼐《登泰山记》)



3、其他题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孰能无过?过而能改,____________。(《左传》)
(2)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单选题  【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也叫“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单纯的文学体裁。词有词牌,有的还有题目,题目与所写的内容有关,而词牌则基本上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目的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史记》不但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家 》《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短篇小说集《随想录》等文学作品。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固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以追曲兮,?????????????????。(屈原《离骚》)
小题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小题3: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兰亭集序》)
小题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小题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