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19 04:52: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她面含微笑,憧憬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B.能否增进知识,很重要的一点是广泛而有效地阅读好的文章。
C.增加润滑油,或者将粗糙的平面磨平,都能达到减少阻力的作用。
D.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2、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不合规范的一项:()
A.不足为训惨淡经营沧海桑田藏头露尾
B.差强人意长篇累牍处心积虑踌躇满志
C.川流不息吹毛求疵椿萱并茂蹉跎岁月
D.大放厥词英雄倍出待价而沽得鱼忘筌



3、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的遗产一旦被看作鲜活的对象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结合,就成了活生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尸臭了。一些学者专家教授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硬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卒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看作活物,他们在研究木乃伊的同时把自己也变成了木乃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历史的遗产与人生体验的关系
B.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C.研究者的文字表述问题
D.一些历史研究文章呆板无趣的原因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著名作家写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槐》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B.在几度反复之后,年轻幼稚的美国队在世锦赛半决赛中以64∶66的微弱优势败给了老牌劲旅俄罗斯队。
C.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帷幕。
D.一位与她素昧平生的青年,因缺钱无法进行肾移植手术,生命危在旦夕,她为此捐资三十万元,不但使这位青年起死回生,而且完成了大学学业。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掠(lǔ) 机(sì) 养(chù) 通大道(qú) B.默(jiān) 祸(shū) 美(pì) 人听闻(gāi) C.狭(ài)纨(kù) 缱(quǎn) 振聋发(kuì) D.呼(yù) 丽(guī) 愧(zuò) 酊大醉(míng)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