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9 04:58: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就是
B.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
C.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
D.锲而不舍,金石口镂镂:雕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靠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重 弄巧成
B.忤古不化
C.帙浩繁
D.至沓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项“弄巧成拙”的“拙”读“zhuō”声,其余读“zhuó”;C项“捐赠”的“捐”读“juān”,其余读“juàn”;D项的“分外”的“分”读“fèn”,其余读“fēn”。)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______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⑵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⑶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⑷从汶川、玉树到舟曲,在______的抗灾救灾斗争中,中国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挺起胸膛,坚强面对。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波澜壮阔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风起云涌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风起云涌
D.应对 营造 尽管╱但波澜壮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应付:对人对事采取措施、办法。应对:采取措施,对策以应付出现的情况。营造和“视觉感”搭配。创造: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风起云涌:比喻新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此处“波澜壮阔”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元旦期间,南京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物满300元者,本店将 一份精美的礼物。
(2)有协作的竞争性,有 的兼容性,有继承的创造性——这些都是新世纪青年人必备的品质要素。
(3)那些把德国队在本届欧锦赛中的失利完全归咎于里贝克的观点是有失 的。
(4)他的雄心壮志 支撑他走过了风风雨雨, 如果没有他审时度势、步步为营的策略,也就绝对没有今天的辉煌。

A.敬赠 宽泛 公允 固然/但是
B.惠赠 宽泛 公允 尽管/可是

C.惠赠 个性 公正 尽管/可是
D.敬赠 个性 公正 固然/但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惠赠,是谦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这里是自己对对方,表示的是尊敬。“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尽管”表让步,分句间的意思明显相反。“公允”既公平恰当;“公正”即公平正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 当的一项是 ( )
①南京的光复,向世界强权政治____了,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②台湾当局逆潮流而动,大肆____”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直接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
③历史已清楚地____,只有祖国统一,民族才能兴旺。

A.显示 鼓吹 证明
B.显示 鼓噪 表明

C.宣示 鼓噪 表明
D.宣示 鼓吹 证明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①必用"宣示",排除A、B;③必用"表明",故选C。显示:明显地表现。宣示:公开表明。鼓吹:宣传提倡,为中性词。鼓噪:泛指喧嚷、起哄,贬义。证明:用可靠的材料表明或判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表明:表示清楚。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