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05:04: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 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约为婚姻(司马迁《鸿门宴》)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古今义都是“有所感而概叹”的意思。A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D项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进一步放开电信行业是个不错的姿态,但实际上却_________ 没有任何一家外资企业对此作出响应。
②为了展现《牡丹亭》这出诗剧的风格,白先勇在舞台设计上____________了写实主义,同时借取了简约主义的艺术感,既古典又现代。
③关注弱势群体,是减免取暖费,还是发补贴?由于制度不完善,本是一项福利的取暖费却___________出了一系列有关公平的话题。

A.几乎抛弃引申
B.简直摒弃引申

C.几乎摒弃衍生
D.简直抛弃衍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与“简直”意思相同.但后者比前者语气重.带有夸张性,且与“任何”的强调重复。“摒弃”有排除之意,多指不合适、不好的主张等;“抛弃”,有仍掉不要之意,使用范围更广泛,故用“摒弃”恰当。“衍生”.指演变发生,产生;“引申”,指由原义产生新义。因是“话题”用“衍生”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因”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一项是【?】
因①能授官,不以②门第取人,且不因③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④。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A.①连词,可译为因为
B.②动词,可译为沿袭
C.③名词,可译为原因
D.④介词,可译为趁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①介词,可译为根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项王自度不脱身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使六过各爱其人使负梁之柱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A、估计、推测,动词B、形容词,专一;副词,一旦C、动词,夺取;动词,提取D、连词,假使;动词,让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字与“汝不欲吾死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B.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C.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与题干中的“之”为句中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是代词C、D为句中助词,译为“的”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