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9 05:05: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白描是使用最凝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
B.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省各县市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协作区这项造福江西百姓的浩大工程做好。
D.中介机构人士认为,目前的限贷政策可能导致二手房卖房业主可能拿到房款的时间会更晚、更长。但一些炒房客仍然钻空子冒险购买第三套房,可谓是狡兔三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简练”重在“简要”,不多余;“凝练”重在“紧凑”,不松散;白描相对于细描而言,主要是指用笔少,故选“简练”。 C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D《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于避祸。注意典故,切忌望文生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浪遏飞舟(阻止) 载笑载言(一边……一边……) 便言多令才(很会说话) 俯身散马蹄(使……裂开)
B.脉脉不得语(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 静女其姝(美丽) 落寞(冷落、寂寞) 睿智(看得深远)
C.多谢后世人(告诉) 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其黄而陨(落) 瞬息万变(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心悦诚服(高兴愉快) 凌空而起(升高) 数见不鲜(数量少) 回溯(向上推求或回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数见不鲜(新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我们的编辑都能够????,敢说敢劝,那么某些不良文风和诗风或许会早日改观。
②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③诗中想象的雷同,必然是事物特性的丧失和诗人个性的???。

A.敢想敢做认识缺失
B.果敢大胆见解毁灭

C.仗义执言偏见泯灭
D.义正词严看法消失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0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一出炉,就遭到了专业人士的------ ,所谓“杰出社会科学家”的得分居然与两院院士相同,关注度就等于影响力吗?网络搜索量就等于关注度吗?
②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 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
③西藏------将恢复旅游接待,西藏安全、文明、健康、生态的旅游形象将继续保持、发扬光大!
A.置疑?教义?翌日???? B.质疑?教义?不日
c.质疑?教条?翌日???? D.置疑?教条?不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质疑”指提出疑问;“置疑”指认为某事不一定如此,怀疑(多用于否定)。“教义”指某一宗教所信奉的道理;“教条”指僵死的、凝固不变的原则,多为贬义。“不日”指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多用于未来);“翌日”指次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从而师之?②宁许以负秦曲?③大将军邓陟奇其才?④空以身膏草野?⑤吾师道也⑥单于愈益欲降之?⑦王无罪岁?⑧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⑨外连衡而斗诸侯

A.①⑤/②⑥/③/④⑦/⑧/⑨
B.①③/②④⑥/⑤/⑦⑧/⑨

C.①③/②④⑥/⑤⑦/⑧/⑨
D.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