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9 05:28: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小题4:臣以险衅,?????????????。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参考答案:
小题1:登东皋以舒啸??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皋”“彭”“蠡”“浦”“辩”“闵”“夙”。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题文】
14.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②归去来兮,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④ “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和《木兰诗》。
⑤ “文艺复兴”指14至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就文学而言,意大利诗人但丁、英国戏剧家------------------ 是其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答案】庄生晓梦迷蝴蝶 田园将芜胡不归 


本题解析:【解析】诗歌、作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画线语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谁也无法根据亲眼目睹的事实证明他是否真的持续不断地忍着饥饿)这只有饥饿艺术家自己才能知道,因此只有他自己才是对他能够如此忍饥耐饿感到百分之百满意的观众。然而他本人却由于另一个原因又是从未满意过的;也许他压根儿就不是因为饥饿,而是由于对自己不满而变得如此消瘦不堪,以致有些人出于对他的怜悯,不忍心见到他那副形状而不愿来观看表演。除了他自己之外,即使行家也没有人知道,饥饿表演是一件如此容易的事,这实在是世界上最轻而易举的事了,他自己对此也从不讳言,但是没有人相信,从好的方面想,人们以为这是他出于谦虚,可人们多半认为他是在自我吹嘘,或者干脆把他当做一个江湖骗子,断绝饮食对他当然不难,因为他有一套使饥饿轻松好受的秘诀,而他又是那么厚颜无耻,居然遮遮掩掩地说出断绝饮食易如反掌的实情,这一切流言蜚语他都忍受下去,经年累月他也已经习惯了,但在他的内心里这种不满始终折磨着他,每逢饥饿表演期满,他没有一次是自觉自愿地离开笼子的。(弗兰克·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A.“百分之百满意”表现了艺术家对自己能够坚守住思想、信念的自信与自豪。
B.艺术家从未满意的“另一原因”指本可以坚持更长时间的“饥饿”却得不到机会。
C.因为真正坚守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仰仗的是一个人自己的意志,所以“最轻而易举”。
D.“这种不满”表现了艺术家对自己的“饥饿表演”缺少知音和认同的伤心失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根据下列各句提供的情景,在空缺处补写出合适的名句。
(1)借水写愁,状无形之情如在目前,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大本领,比如李煜《虞美人》中就用“,”两句诗,将自己的亡国之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2)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后世常用来比作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这与韩愈《师说》中的“是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3)灵感有时真是不可捉摸,当你苦苦追寻时它却并不露面,而当你停止时,它却突然造访你,因此那种“,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的苦恼和喜悦,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体会到。
(4)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5)联想是诗歌的一种主要的艺术手法,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参考答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弟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