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小题1:书生意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小题2:?????????????????????,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小题3: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小题4:舜发于畎亩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5: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题7:???????????,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8: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小题9: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小题10: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参考答案:
小题1:挥斥方遒
小题2:因人之力而敝之?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遒、敝、萧、傅说、残、羞、直、眦。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2)子曰:“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3)子曰:“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
(4)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论语·述而》)
(5)孟子曰:“乐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6)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氓》)
(8)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参考答案:(1)则远怨矣(2)见小利则大事不成(3)于我如浮云(4)则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怨、复、谓、誓、旦、犹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题文】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小题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3分)
答:
【小题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分)
答: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首先要粗读文段,疏通文段内容大意,然后从文段中找出能代表人物观点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如第一段,可以从二者的对话中进行比较分析,孔子说的是君臣父子伦理关系,而齐景公说的是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也可以从句式上分析。第二问在答题时,要结合着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可以从孝的原因、孝的意义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3)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4)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将进酒》)
(5)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6)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参考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2)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对加粗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有不确定的意思,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静。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