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择有关《伐檀》和《硕鼠》表述正确的项
A.《伐檀》的每一章开头都描写伐木劳动的情景,目的是为了突出劳动者的艰辛,并与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B.《伐檀》和《硕鼠》都对统治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两首诗具有相同的战斗性
C.两首诗的结构与句式都相同,都分为三章,都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
D.《硕鼠》中用“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来反复咏叹,目的只是为了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使行文富于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面各项中标点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二首·水调歌头·游泳》
B.《琵琶行》(并序)
C.《[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D.《惠崇(春江晚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B应为《琵琶行〈并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冀州,古时地处燕南赵北,东与齐鲁接壤,历来是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处,千百年来,?????,?????,?????,??????: ????????、??????、文能治国的宰相、武能安邦的将帅;有著书立说的思想家、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开馆讲学的教育家、蜚声文坛的文学家、造诣深厚的艺术家;还有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仁人,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的志士,以及叱咤风云、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领袖等等。
①母仪天下的太后???????②名贤俊杰史不绝书???????③人文资源丰富
④有主政一国的帝王?????⑤得文化发展风气之先?????⑥文化积淀厚重???
A.⑤⑥④①②③
B.⑤⑥③②④①
C.③②④①⑥⑤
D.③②⑥④⑤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⑤紧承“文化的交汇处”的便利;与上句语意连贯;⑥③逐层递进,先积淀,然后形成资源;与下面的“宰相”联系紧密的也一定是人物,所以①④应放最后,再者,在古代男权的社会中,“帝王”应在先,“太后”应在后,故应是④①;同时注意冒号,②是所有人物的总括句,所以应放到④前。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4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家父”改为“您父亲或令尊”(2)“犬子”改为“儿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长期以来我们在吃四大发明的老本,在一种虚???(wàng)的怀旧安慰中构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这种自尊心是必要的,但这种思想方法却制造着一种后顾的文化模式。因为后顾,我们对世界的许多新变化有一种阿Q 式的“我祖先比你阔多了”的情绪。这正造就了我们的长期封闭,亦造成了我们裹足不前。
(1)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1分)
汉字:?????
(2)请写出一个与“裹足不前”词义相近的成语。(2分)
成语:????????????????
参考答案:(3分)(1)妄???(2)固(故)步自封(或作茧自缚)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填空,要根据前后句的句意来推断要写的词是哪个词。前后句是要表达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所以应该是“虚妄”这个词。第二个空更简单,只是写近义词就行了,“裹足不前”指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所以用固(故)步自封(或作茧自缚)。
点评:此类题型虽然看上去好像很复杂,其实比其他考字形的题要简单多了,就两个空,不用辨别很多。而且,虽然第一个空填的时候要结合前后文看语意,但是一些语文功底好的学生凭借语感就可以判断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