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参考答案:
子贡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他,这人怎么样?”孔子说:
本题解析:
孔子认为,要衡量一个人好坏时,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为标准。简言之,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傥任侠。乾德中,王师平蜀,群盗窃发,允恭裁弱冠,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贼将害允恭,其子以告,因遁去。内容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署绵、汉招收巡检,贼平,补殿前承旨。
太平兴国中,以殿直掌广州市舶。自南汉之后,海贼子孙相袭,大者及数百人,州县苦之。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太宗即命为广、连都巡检使。又以海盐盗入岭北,民犯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诏建为南安军,自是冒禁者少。贼有叶氏者,众五百余,往来海上。允恭集水军,造轻舠,掩袭其首,斩之。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弁焉。贼寇每遇风涛,则逐止洲岛间。允恭领众涉海,捕之殆尽,贼皆望风奔溃。又抵漳、泉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其家。
时缘江多贼,命督江南水运,因捕寇党。行及临江军,择骁卒孥轻舟伺下江贼所止,夜发军城,遇贼百余,拒敌久之,悉枭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贼系众舟,张幕,发劲弩、短炮。允恭兵力所向,多为幕所萦,炮中允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弥壮。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争进,贼赴水死者太半,擒数百人。自是江路无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虽以官钱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惮其役,以是岁上供米,不过三百万。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江、浙所运,止于淮、泗,由淮、泗输京师,行之一岁,上供者六百万。
允恭有胆干,能以方略捕贼。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土人多被胁从。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王继恩表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本县令,允元什邡令。明年,召赴阙,授允升右赞善大夫,允元大理评事。(选自《宋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允恭以策干之——干:干涉
B.官辇盐市之——辇:车辆
C.造轻舠,掩袭其首,斩之——掩:偷偷地
D.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趣:快速
2.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杨允恭“能以方略捕贼”的一组是(???? )
①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
②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
③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
④择骁卒孥轻舟伺下江贼所止
⑤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
⑥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允恭二十岁时被贼寇抓获,答应帮助贼寇才没有被杀,并留在贼寇那里暗中结交贼寇首领的儿子,用钱让贼寇首领的儿子窥探贼情。
B.杨允恭做广、连都巡检使时,因为贩卖海盐的贼寇进入岭北,老百姓中违反禁令(私自买卖盐)的人很多,于是请求在大庾县部署军队,从此以后违反禁令的人就少了。
C.杨允恭打击临江盗贼时,曾经被贼炮打中左肩,但他毫不畏惧,神色勇敢,用计打败贼寇,消除了贼患。
D.杨允恭接管江南水运后三路转运使由各自为政改为集中管理,他根据数量分配任务实施分段运输,这种方法用了一年,进献京城的贡米就翻了一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允恭裁弱冠,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争进,贼赴水死者太半,擒数百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D
4.(1)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姚珠树公传
[清]张英
明之季年,吾桐冠盖煊奕王谢子弟,以才俊闻于一时,其中文章、经济、丰采、言论、气谊、识量皆光明骏伟,卓然为诸君之冠者,则姚珠树公也。
英为珠树公幼婿,公捐馆舍①时,英年十有五,犹及侍公左右,见其仪范巍然岳峙,渊然海涵,吐纳宗风,神采四映,虽幼犹能识之。工举子业,最为华赡博大,而一一根据理要,伸纸疾书,千言立就,古文词无不兼擅其美。诗宗少陵而命意,选词机杼,仍由己出。书法朗润高秀,入晋人之实。此皆邑人之所矜式②,海内之所流传,而英得于耳目之濡染者最多也。
公为廉吏,后幼而食贫。当时,公卿雅重公才望,折节缔交,所以资奉之者甚厚。公性豪迈不羁,初,不治家人生产,悉推所有以供宾客觞咏之需,然亦未尝有所匮乏也。事项太夫人,孝养纯笃,至老不衰。
当明末造知天下将乱,士大夫习于太平久,皆讳言兵。公留意当时事,与老弁③知兵者游讲,求防御贼寇之策,火器火药,皆与邑令谋而预备之。崇祯甲戌,流寇攻桐城,以有备而获免。乙亥,贼张献忠聚数万众,围桐者三次,蕞尔④孤城与贼相拒数旬,卒以无恙,则公与守令同心守御之有道也。公不遇于时,无由为封疆谋画而克全梓里,其效彰彰如是,使设施展布其所就,宁不伟哉?
国朝定鼎后,以明经⑤署浙江龙游县学博,训士有方,多所成就,至今称之。教子至严肃,既壮犹督课如少时,以故皆为名士,掇巍科⑥。
少与方宫詹公八人为友,称“八俊”。以文章道义相切磨,胶漆如古人,邑人至今为美谈。
卒年五十有一,以公之才,而年与位皆不称,其所积而未享者,今之子若孙承之,俾昌俾炽有以也夫。
注 ①捐馆舍:抛弃馆舍,死亡的婉辞。②矜式:敬重和效法。③老弁:旧时称低级武职。④蕞尔:小的样子。⑤明经:清代贡生的别称。⑥巍科: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才俊闻于一时 闻:闻名
B.工举子业 工:擅长
C.公卿雅重公才望雅:高雅
D.既壮犹督课如少时课:考核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虽幼犹能识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士大夫习于太平久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以明经署浙江龙游县学博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而年与位皆不称侣鱼虾而友麋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姚珠树具有多方面才能,诗歌因学习杜甫而在立意上深受其影响,书法则深得王羲之等晋人书法的精髓。
B.姚珠树凭借才能和名望,赢得了当时公卿的爱戴,他们降尊纡贵和姚公相处,还常 常从物质上接济姚公。
C.明朝末年姚珠树积极谋划御敌之策,并且精心武备,在他的率领下当地百姓战胜了强敌,保全了桐城邑。
D.姚珠树教育儿子很严厉,儿子成年后仍然一如既往,因此他们都成为名士,并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雅:平素、常常、一向。
试题分析:
小题2:C项都是介词,解释为“凭着”。A项前者为代词,解释为“这些”;后者为衬音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B项前者为介词,解释为“对于”;后者为介词,解释为“在”。D项前者为表转折的连词,解释为“可是”;后者为表并列的连词,无义。
试题分析:
小题3:“在他的率领下”夸大了姚珠树的作用,抹杀了守令的功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650">A、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 B、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厄,处境艰难。 窜梁鸿于海曲。——窜:使……窜逃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往,去 接孟氏之芳邻。——接:迎接。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除去官职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媚笔泉记
姚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①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离。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②”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③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蔓坞先生④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①龙溪:溪水名。②泮(pàn):半月形的水池。③何文端公:何如宠,字康侯,桐城人。④薹坞先生:姚范,字南菁,姚鼐的伯父。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连山殆数百里——殆:大概
B.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识:记载
C.积雨始霁——霁:天放晴
D.复西循崖可二里——可:大约一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龙溪曲流,出乎其间②翼乎临于溪右
B.①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①乃引坠溪内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D.①游者悚焉,遂还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融情于景,先描述龙溪形胜和沿途的风光,细流幽曲而景物雄奇,流露出作者探幽赏奇的情趣。
B.文章对媚笔泉的记述,分两层,先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并以山风骤起,游者悚然而归结尾。
C.“山风卒起……游者悚焉,遂还”写出此处不宜久留,渲染令人悚然的气氛,含蓄表示出作者隐逸山林的情怀。
D.文章描写生动形象,“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等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
4.翻译文中的句子。
(1)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C?
4.(1)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