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理解、分析文言句段》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五)
2017-01-19 13:19: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余与进之游吴以来,每会必以诗文相励,务矫今代蹈袭之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古今文人,为诗所困,故逸士辈出,为脱其粘而释其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全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五十者可以帛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然而不者追逐北 C.王无至尊而制六合 D.假舟楫者,非能也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句式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又何尤   覆之以掌    彼且奚适也    归以示成
B.喜置榻上   为夫婿所薄   则告诉不许    无情郎安在
C.之二虫又何知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掭以尖草
D.惟兄嫂是依  今臣亡国贱俘  时有宦人密视君者 又试之鸡



4、填空题  辨活用。
(1)然后事夫差,士三百人于吴(???   ??? ??)
(2)其居,其服,其食(??????   ?????)
(3)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
(4)昔者夫差吾君于诸侯之国(??????   ???)
(5)专趋人之(????????   ?)
(6)之,问其故(??????   ??)



5、其他题  将下段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韩非子·饰邪》)
  参考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