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19 13:41: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 style="WIDTH: 143px; HEIGHT: 165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143" align="center">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自由,向我们来了
田间 < style="WIDTH: 182px; HEIGHT: 225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182" align="center">悲哀的
种族
我们必须战斗啊!
九月的窗外,
亚细亚的
田野上,
自由呵……
从血的那边,
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
像暴风雨,
像海燕。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
B.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自由诗。
C.《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
D.《自由,向我们来了》是新诗中的”。
2.下面说法错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中的这两节分别押“ai”和“iang”韵。
B.《自由,向我们来了》这一节押“ian”韵。
C.《再别康桥》节奏比较舒缓。
D.《自由,向我们来了》节奏短促如鼓点。
3.对《再别康桥》这两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招手 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淡淡的惆怅失落之感。
③“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的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之情。
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萦梦牵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4.对《自由,向我们来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者呼吁我们民族不能再忍辱负重了,必须投入战斗。
②作者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种族战斗。
③语句短促,是对自由的急切呼唤。
④诗中体现的是一种紧张激烈的情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酿惯,纵容。〕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选自必修4《宝玉挨打》)
小题1:节选的这段文字仅300多字,描绘了宝玉挨打的过程,而必修四《宝玉挨打》全文有5000多字。作者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2:作者写宝玉挨打的过程很有层次感,随着层次的递进,气氛越来越紧张。请分点概括宝玉挨打的过程。(3分)
小题3:结合这段文字概括宝玉挨打的原因。联系全文,谈谈宝玉挨打的深层原因。(5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维护艺术的尊严
叶廷芳  
我在吴冠中先生身上看到多重的组合:他原是一个农村的土娃娃,后来却成了大巴黎的洋学子;他初恋于文学,却终恋于美术(也可以说,美术是他的“原配”,而文学是他的“情人”);他看家的本事是油画,但水墨的功底也过硬。这种种因素的融合,最后成就了他成为杰出的画家、出色的作家和别具慧眼的美学家。这几个“家”的相互辉映,成了中国当代画坛的一朵奇葩。这朵奇葩既是现代的,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我说过:艺术的魅力在于“味儿”。吴先生不仅用手、用心在画,而且用脑子在画,这赋予吴先生的绘画以最宝贵的品格。
吴先生的画是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他融入的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的不同理念和精神,而不是在形式和风格的符号上或技法上做文章。他的《长江三峡》和《大巴山中》等作品,把油彩和水墨处理得天衣无缝,既有油画的品性,又有国画的气色。我个人一直把吴冠中先生认作是当代的石涛。他赞赏的石涛名言“无法而法为至法”、“古人之须眉不能长我之须眉”,乃至理名言。吴先生说:“只局限本民族这一个老爷爷的知识圈中创新,创不了今日之新,明日之新。”高见!固守传统,只会窒息传统。艺术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只有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人类最高智慧的成果为坐标,才能突破本民族传统的历史局限,创造出有别于传统又发展和丰富传统的作品。
有的人总热衷于扮演民族传统的守护神,好像只有这样才爱国,但若依了他们的主张,必定是误国,这也是吴先生在文章中指出过的。近一两年来建筑界有几位朋友纷纷写文章,题目分别为《建筑慎言“艺术”》、《建筑慎言“创新”》、《建筑慎言“接轨”》,形成了一个系统。这些学者对自己的本行确实钻得很深,也爱得很诚,可惜他们的大脑已被固有的审美信息饱和了,形成了泥古、厌新、拒外的思维模式。从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来看,这样的思维显然不属于创新思维,倒可以说是一种民族自恋情结的宣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世界艺术史均已证明,“反传统”才是艺术发展的推进器。看一下西班牙的几位现代艺术大师,如毕加索、达利、高迪等人的经验就明白了,反传统的人并不是不要传统,只是不重复传统而已,因为重复乃是匠人的习性,而创造才是艺术家的本色。吴先生之所以有今天,就在于他具备着这样的本色。也正因为如此,吴先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艺术的一个积弊:90%都是“匠人之作”!真是振聋发聩啊!
吴先生是一个执著的艺术精神的守护者和拓荒者。为了维护艺术的尊严,为了验证现代艺术的价值,他通过自己丰富艺术实践的体验,通过他独具见地的美学卓见,通过他那支生动、犀利的笔,表现了抗衡各种阻力、扫除一切陈腐观念的勇气。在他身上集中了我所企盼的一种精神人格,即:虎的雄姿,鹰的视野,牛的精神。他在艺术上和人格上都是我的楷模。
——2007年09月21日《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艺术的尊严”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就是打破艺术的国界,站上时代的最高点,以人类最高智慧的成果为坐标去创造艺术。
B.就是以爱国为根本出发点,深入钻研并真诚热爱本行业,坚决地守护民族传统艺术。
C.就是把反传统作为艺术发展的推进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努力体现出艺术的本色。
D.就是勇于突破本民族传统的历史局限,创造出有别于传统又发展和丰富传统的作品。
小题2:下列与吴先生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不相一致的一项是?????????????????????
A.吴先生的绘画中最宝贵的品格是用手、用心、用脑子在画。
B.吴先生认为“匠人之作”的要害,是重视传统但重复传统。
C.吴先生《长江三峡》等作品是在形式和风格上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
D.吴先生能坚持以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犀利的笔触来维护艺术的尊严。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吴冠中先生在油画、水墨画等方面的出色功底,使他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一朵奇葩。
B.吴冠中先生不仅对前人的艺术理论备加赞赏,而且具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C.建筑界几位朋友写文章之所以会错误,是因为大脑中有泥古、厌新、拒外的思维模式。
D.吴先生以虎的雄姿维护艺术尊严,以鹰的视野中西融合,以牛的精神坚持拓荒。



4、阅读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下列词语分别指代哪类人?
 ①玩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得有趣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聊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厌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三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线的句子应该怎样来理解才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散文》2008年第3期)
14、结合全文,说说“庄子的翅膀”的具体含义。(3分)
答:????????????????????????????????????????????????????????????
15、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
16、“沉重是自找的”结合原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分)
答:????????????????????????????????????????????????????????????????????????????????
??????????????????????????????????????????????????????????????????????????????????
17、作者在结尾说“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观点的?而对生活带来的“沉重”,你会如何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
???????????????????????????????????????????????????????????????????????????????????
??????????????????????????????????????????????????????????????????????????????????????????
14、结合全文,说说“庄子的翅膀”的具体含义。(3分)
15、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6、“沉重是自找的”结合原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分)
17、作者在结尾说“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观点的?而对生活带来的“沉重”,你会如何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