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1-19 13:49: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②对于景区假期“井喷”式客流,各地假日办?????游客高峰应急预案,交警、辅警、志愿者全力以赴保障旅游平稳运行。
③小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和规矩暂时都不在他眼里。

A.筹措启用利益
B.筹办启动利害

C.筹措启动利害
D.筹办启用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筹措: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启动:开始工作。启用:开始使用。利害指利益和损害,此处应指世俗得失的考量,不单指利益。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只有那些确实性无可置疑的科学_______成为本来意义上的科学;仅仅具有经验有确实性的知识____在非本来意义上被称之为学问。……不过,________在科学中,例如在化学中,这些基础或原则最终不过是经验的,______用来解释既存在事实的那些法则仅仅是经验法则,那么,它们就不具备自身必然性的意识,_______在严格意义上讲这个整体也就没有资格称为科学。
A.就能 只能 只要 或者 甚至
B.才能 不能 如果 并且 以致
C.才能 只能 如果 并且 因而
D.就能 不能 只要 或者 可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虽然被多次劝告,但仍怙恶不悛,不知悔改。
B.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C.费力地从车门里钻出来的某著名演员,虽然浓妆淡抹,穿着入时,但是神色十分憔悴。
D.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着,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怙恶不悛”用在此处语意过重。“浓妆”、“淡抹”,不能同时进行。“浮光掠影”是指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比喻印象不深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C.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古义:吃饱的样子;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D项,古义:成人自立;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毕至????????????②榆柳后檐???????????③余佩之陆离
④一一咏????????????⑤足以汝身???????????⑥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⑥/②⑤/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形容词用作名词②④名词动用③⑤使动用法⑥用作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