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思考人生,写下了富有思想性的佳作《病榻杂记》,可以说是季老“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B.王老师是前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至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D.2009年12月21日中午,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抵达台湾,他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第四次“陈江会”开场。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词名句与上下文文意衔接不当的一项是??????? ( )
A.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顿觉烦扰少了,闲暇多了,油然而生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况味,这些都是自然的,时间一久便适应了。
B.老同志的辛勤哺育和无私教习,让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80后”们快速成长为学校工作的生力军,这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啊!
C.当我国中部和西部大片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D.“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月圆的时节,她举起酒杯遥望大洋彼岸,默念着丈夫和儿子的名字,祝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雏凤清于老凤声”出自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诗意为雏凤的鸣声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现往往用来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哲理。文句意只是表明“80后”们的快速成长,而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丰稔城垣头昏脑胀仗义直言
B.谂知拱券生死不逾直言不讳
C.凝练矜育高潮迭起平心而论
D.蕴籍坍缩轻鸢剪掠鲲鹏展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和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该题将合成词与成语放
在一起考查,主要考查了同音字和形似字,应注意以义辨形。本题中错字因音同而误写,正确书写为A.头昏脑涨??仗义执言 B.生死不渝? D.蕴藉。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归纳出中国在环保工作方面所存在的三个问题。(6分)
材料一:奥运期间(7月20日—9月20日),北京对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治,将实行机动车单双号行驶。这是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所采取的“减排”措施。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15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保持良好,达到有记载以来的最好值。但奥运会后北京面临的环保挑战远没有结束。北京还将切实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净化北京的天空。
材料二:北京市委常委会2013年10月16日通过《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意味着诸多应急措施中最受关注的“红色预警日”、单双号限行、停课等“六停”措施即将正式出台。业内人士指出,该《应急预案》是极端气象条件下“减缓重污染恶化”的短期应急举措,但雾霾的长远解决之道“不在应急、而在减排”。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对比表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污染物名称
|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 中国标准
|
二氧化硫
| 日均20微克/立方米
|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
可吸入颗粒物PM10
| 年均20微克/立方米 日均50微克/立方米
| 年均100微克/立方米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
臭氧
| 时均100微克/立方米
| 时均160微克/立方米
|
二氧化氮
|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参考答案:【答案】问题一:中国空气质量的多项标准远低于世卫标准。问题二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思路是:先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正确理解语段的中心和要点;然后筛选出主要信息,加以整合;最后用最恰当的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概括用语应能涵盖所给材料的整体,是能体现本质特征的词语,而且简明得体,符合文体特征。分析图表类——结论式解说——结果+意义。“结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二是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代表的意义。这两个方面都是图表解说时的要点,不可遗漏。第一段材料中关键句“北京还将切实加大环保投入”,可以得出“环保投入不足”。第二段材料关键句“雾霾的长远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水《雨霖铃》)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
参考答案:25. (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2)执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