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9 14:00: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仅、但。
B.适冬之望日前后? 适:正。
C.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抑:难道。
D.汝幸而偶我? 偶:嫁。



2、单选题  “我们看到这许多蝙蝠、狐狸等的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故乡的感觉。”其原因是()

A.因为我们自认为是进步的,思想复杂多了,而对简单化的纯朴道理自会有优越感。
B.因为我们感到作者创作时思想的浅薄和见解的谬误。
C.因为这些故事引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感到更亲切,更熟悉,更容易透彻理解。
D.因为虽然动物的言行是可笑的、幼稚的,甚至是无知的,但却是真理,和我们的追求是一致的。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②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
B.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②暮而果大亡其财
C.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4、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文言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应当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追究
C.吾今且报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相:你
D.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渠:他



5、单选题  下列加粗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一楚? 人一炬,可怜焦土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C.戍卒叫,函谷举何? 不做衣裳,莫令事不举
D.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子孙? 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Tags:高考 语文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