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14:10: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窃大王不取也????????????????????????②乃令秦武阳
③子犯请击????????????????????????????④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题考查“为”与“之”两词,这两词都兼有虚词和实词两种意义,这里均为实词用法。为:①认为,动词;②担任,动词。之:③秦国,代词;④到,往,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请选出“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中“使”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A.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B.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与BCD三相中的“使”均作“出使”讲,A项中的“使”为名词,出使的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迎接佳节到来,国寿上海分公司和国际知名珠宝加工企业香港嘉麟金店,联手为鹤卡客户推出了“钻石,献给我最爱的人”的大型惠赠活动。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C.近日,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D.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
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书和传记。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泛指文字的诵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百工:各种工匠。
D.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D项:学者:求学的人。
点评: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阅读中,不能把古汉语两个单音词,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合成词。阅读时要培养逐字审视的习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理解,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要注意区别。其中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子路从而后

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
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

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例句与D均为连词,表转折,却;A承接连词,然后/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B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C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承接连词,那么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识记字音》..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