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少年游
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1)上阙两幅什么画面?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词歌咏木芙蓉,通过这个意象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阳过后”三句为景语,写重阳过后自然景物的变化。西风
本题解析:七、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用韶美原章韵
王十朋①
弱羽②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
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
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
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③。
【注】①王十朋:南宋诗人,力主抗金,为投降派所忌,多次辞官离开京城,曾于夔州当地方官。韶美为其挚友。②弱羽:飞行力弱的鸟。③静晖:夔州静晖楼。
小题1:“弱羽年来正倦飞”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说说“倦飞”二字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3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比喻。(1分)宦游异乡,思归之心,故人远离,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弱羽年来正倦飞”一句用了比喻,再结合诗句分析。
小题1:尾联的表现手法是—想象(虚写),首先回答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回答情感—表达了此刻依依惜别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小题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
小题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小题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桃花流水鳜鱼肥
小题2:联系“春深”“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渔歌子》的填空,许多考生认为超纲,其实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诗词《渔歌子》,作者是唐朝诗人张志和。完整版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因为涉及到了古代诗歌的积累,很多人会一时记不起来。虽然赋分仅一分,但考查的是学生的名句积累,也是语文的基本素养,文化的积淀,而这不是题海战术、应试教育所能达成的,语文的学习就该时时有心,处处留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古代诗词的积累与识记。能力层级为A。
小题2:今年考查的仍是炼字:形容词活用,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妙处时结构、内容、主旨三个方面都要答到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古诗词语言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D。
小题3: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联想张志和《渔歌子》的主旨和本词题目中“钓船归”的暗示,“回归与隐居之乐”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来。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常见意象的理解和情感分析。能力层级为D。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沧浪静吟
(宋)苏舜钦①
独绕虚亭步石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南柯子?忆旧??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开篇两句写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正走江边潮湿带沙的路上,或许是向那远十里外的青山丛林去找寻挂单的寺庙。两句用远近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山水映带的风景画面,“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下面他骤然发出“数声啼鸟怨年华”的慨叹,这何尝是啼鸟怨年华,而是行客自己途中听到鸟声油然而起年华虚度的怅恨。鸟啼花放,一个听觉,一个视觉,作者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出内心的愁怨。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小题2:试题分析:他骤然发出“数声啼鸟怨年华”的慨叹,这何尝是啼鸟怨年华,而是行客自己途中听到鸟声油然而起年华虚度的怅恨。鸟啼花放,原是快意畅游的大好场景,可对一个弃家流浪的行脚僧人来说,感到的却是“凄凉时候”,“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前面再冠以“又是”二字,说明这种飘泊生涯为时已经不短了。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那人家”是自指,“家”此用作语尾词,是对“那人”的加强语气。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还记得年前到此买酒喝的那个人么?”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