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9 14:39: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荷塘的四面,_______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______ 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______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______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A.高高低低,迈远近近重重而 隐隐约约
B.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层层但 影影绰绰
C.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重重但 隐隐约约
D.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团团而 模模糊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反映在试卷上,大致有两种题型:一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二是“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做这类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那就是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第一个横线后面接着写“杨柳”,这是低处、近处的树,那么横线处的内容就应该是由高到低、由远及近,BC两项符合要求;“重重”强调多,很多层,而“层层”刚强调层次性,晚上看荷塘周围的树,层次应该是不明显的,所以应选“重重”;“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影影绰绰”可形容人或物模糊,隐约,看不真切,从语境看“隐隐约约”更恰当。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尽管各套班子誓词各异,但他们都一致  要“忠于宪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②青少年有朝气是好事,但思想不够成熟,遇事易冲动,处理问题往往????用事,应注意引导。
③这句话一出口,乱糟糟的会场立刻沉寂下来,人们  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继而报以热烈的掌声。

A.许诺 意气 首先
B.承诺 意气 先是

C.许诺 义气 首先
D.承诺 义气 先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题面“上”, A项“下”, C项“西”, D项“手”均为名词作状语, B项则为名词用作动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骄傲自满的人,都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这个作用是如何的渺小。
??②在这片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哪来的牦牛呢?现在 有了一头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
??③你昨天迟到 不论,今天又旷课半天,你自己说怎么办?
??④1557,葡萄牙殖民主义者 侵占了我国的神圣领土澳门。
??

A.尽管 竟然 姑且 公然
B.不管 果然 姑且 竟然
??
C.尽管 果然 尚且 公然
D.不管 竟然 尚且 竟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尽管"是指"虽然""即使"的意思,表示让步,姑且先承认某一事实,然后说出正意。也指为了强调表示结果的正意,可以用在后一分句,多用于书面。"不管"是指后面带任指性的疑问代词或选择性词语,表示在任何假设的条件下结果或者结论都一样,常常同"都""也""总""始终""一直"等副词配合着用,"竟然 "有"居然"的意思,表示情况发生意外,没有料到。"果然"是指"真的""确实"的意思,表示情况同所说的或者所想的相符合,也有"如果真的""如果确实"的意思,表示假设同情况相符合。"公然"是指"毫无顾忌地""明目张胆地"地意思,表示公然做坏事。"姑且"是指"先""不妨"的意思,表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将就一下,以后再作结论,带有让步的意味。"尚且"是指"还""都"的意思,用在前一分句,提出明显的事例作比较,后一分句用"更""当然"等副词配合,推出结论,表示当然如此。)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函梁君臣之首

A.目眇眇兮愁予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项王军壁垓下
D.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例句: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A.愁,使动,使……发愁;B.北,名作状,从北边;C.壁,名作动,设营驻守;D.仇,意动,以……为仇。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