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1-19 14:40: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直不百步耳。
B.外连衡而都诸侯
C.零丁孤苦
D.大王来何操?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文章,就是写出来了,对读者毕竟有什么好处?
B.这篇小说在抗日战争中,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读起来,还有深刻的意义。
C.他一谈起往事,总不免感叹人生叵测,世情险恶。
D.尽管你怎样费尽心机,也不能把这被动局面扭转过来,它只能以失败告终。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电视剧《大明王朝》的编剧刘和平与艺术总监张黎,1 0年前就因为在《雍正王朝》的合作成为好友,彼此惺惺相惜。
B.警察根据举人提供的线索,先找到张某,让他供出进货渠道,再缘木求鱼,终于把制造伪劣食品的黑窝点捣毁了。
C.关汉卿是一位浪漫的开放型的人物,光写戏满足不了戏瘾,他就粉墨登场,哪怕在舞台上跑跑龙套也其乐无穷。
D.宋词里有豪放派、婉约派、格律派之分,后学者应该不持偏见,兼收并蓄,才能真正把这份财富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矛盾日益凸现如何妥善处理?利益多元如何实现公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B.“到此一游”的涂鸦事件所反映的不止是旅游文明的问题,而且是整体国民素质有待提升,还更应思考如何使国民教育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C.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作风建设打了一套组合拳,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充满期待。
D.时下的网络文章,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