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14:48: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唤醒了多少有骨气的文人,这一跳,为他们树立了坚守的榜样;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一跃,警醒了多少固执己见的家长,这一跃,让他们明白了坚守爱情的力量;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守拙”二字,让多少人明白了坚守品节的高尚。
请以“坚守”为中心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一字扣1分,重复不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坚守”是一宽泛的字眼,从语法上看可以添加宾语,可以补写出许多现实具体的内容;也可在“坚守”后加中心词,在“坚守的内涵”上作文章:必胜的信念、高洁的志趣、人生的准则、精神的家园、道德的底线、中国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也可着眼于“坚守的意义”,在其后加“的力量”“的奇迹”。
点评: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间在流逝,生命在延续。每当我们向前走一步,身后的脚印就像跳跃的音符,有高亢,有低回,当曲终人散时,留给我们的只有温馨的记忆。
请以“温馨的记忆”为话题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温馨的记忆(例文)
透明的阳光穿过层层的梧桐叶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诗人说:“我的记忆是忠实我的。”它是人类的朋友,扶助着我们和谐地生活。要我们审读“温馨的记忆”这样一个话题,就必须要抓住其“温馨”的意义,这才是能凸显出该话题个性的地方。读解该话题,还须抓“现象”和“内涵”两面。前者属事物的外层信息,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后者是藏身于表象之下的秘密,属于深层信息。与话题相关联起来,二者的交错互通,不仅可以实现由表及里的思维演绎,还能让分析更见锋利,深度地揭示“记忆”的本质。
如关于友情的“记忆”,这也是人类最普通的感受。可以是哀伤的,可以是欢快的,还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有人说:“有地方住,温饱可以解决。”有人说:“生活过得更富裕。”有人说:“母亲八十多了,我总觉得她生活下去,国家也应该付出一定的责任。” 有打工的人说:“人人平等。”有小学生说:“不被别人欺负。”也有人说:“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得有尊严,每一个人都体面,国家一定很体面。”……
请以“有尊严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命题材料作文,它有材料,也给了明确的题目,这就给考生降低了难度。考生可以结合材料确定自己的立意,只要结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然后展开议论,谈谈自己认为的“有尊严的生活”即可 。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读古人之书,启我之心志。请从以下语句中任选一句,生发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察传》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滕王阁序》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对我来说,作文从前是一种折磨,后来变成了一种享受,折磨和享受的距离,很近又很远;在童话的世界里,从前相貌丑陋的小鸭,后来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丑小鸭和天鹅的距离很近又很远。
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有人喜欢,说地球很小是个家庭;有人忧虑,说没有距离就没有了自我。
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距离除了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而外, 还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同样的地理 距离给不同时代的人们造成不同的障碍呢?在历史和现实中有哪些远近互通互变的现象 呢?在多元的时代要不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地理距离的缩短, 心理距离会自 然缩短吗? 深入地想一想,这里有写不尽的内容。可以从历史上的“天涯”变成了今天的“咫尺” 写起,表现科技的巨大进步;可以从“咫尺”与 “天涯”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距离出发,表 现人与人的隔膜;可以写师生之间、官员和百姓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表现新型的人际关 系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