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60分)
406网上论坛。主题:“Made in China”。
甲: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激动。历史上,我们中国制造了多少领先于世界、让外国人惊叹的东西啊,比如四大发明,比如长城、大运河,比如兵马俑、地动仪,比如京剧、书法。Made in China,牛!
乙:岂止是历史,今天,我们不也制造了“鸟巢”、“水立方”吗?
丙:姚明、章子怡等国际明星不也是Made in China吗?中国人制造的东西多了……
丁:很多国外大牌产品,像汽车、家用电器等现在都是中国制造了。
戊:可我们不能总是干“制造”这种体力活儿呀。
己:体力活儿怎么了?只要是诚实的劳动,就比造假强!
庚:“制造”就一定是体力活儿吗?
请围绕“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按2009年高考北京卷统一评阅标准执行。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理发店里来了一位客人,师傅大胆地让还是学徒的阿信出来接待。客人表示要做微卷“遮耳发型”。阿信仔细观察了她的脸型,觉得这种发型不适合这位客人。于是她擅作主张,为客人烫了一个波浪卷的新发型。发型做好后,客人大发雷霆,并对着师傅大喊大叫。师傅沉着地应对:“对不起。如果您不满意,我们就不收钱好了。”客人分文未付,扬长而去。师傅温和地对阿信说道:“你不是已经努力去做了吗?不要放在心上。”没过多久,那位客人上门道歉,指名要阿信再为她做头发,因为上次的新发型得到了她朋友的一致赞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莫委屈,莫怨恨(例文)
  你是一名理发师,带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这则作文材料中,中心事件是阿信为客人理发,涉及三个人物,即阿信、客人和师傅。因此对于这个材料,审题时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着眼于阿信的角度立意。①敢于创新。正是阿信的创新最终为她带来了客人的肯定和赞赏。②敢于尝试也是一种美丽,只有敢于尝试,就像材料中的阿信那样,才会有获得成功的可能。③无愧于一心。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自己已经努力了,那便可以问心无愧。④做事要讲究方式。
(2)着眼于师傅的角度立意。①学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赢”,由五个汉字组成,其中每一个汉字对“赢”的解释都有独特的角度:
 “亡”放在“赢”字的最上面,说明“赢”与“亡”之间并没有一道鸿沟,而是紧密相连的,对于胜利者来说,头上要始终高悬“亡”剑,要始终保持防备“灭顶之灾”的意识;
 “口”就是说话和吃饭,这两件事情对于“赢”意义重大,任何胜利和成功都需要能言善辩,还需要有足够的口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吃饭是第一个大问题;
 “亡口”放在一起就是要少说话,多做实事,这样才能“赢”;
 “月”就是时间,时间对于“赢”很重要,暂时的胜利并不说明问题,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笑,同时说明,要想“赢”必须有日积月累的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
 “贝”在古代是钱币,就是说要想赢得胜利,必须有金钱的支持,钱不是万能的,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凡”,就是平凡,就是要从小事情做起,自高自大
的人是不可能赢的;任何的伟大都出于平凡,越平凡就越伟大。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某一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结合生活实际;(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作文。 
  “英雄不问出处”。作为人,蕴涵了一种豪迈与英武;作为用人,则提供了开阔与大气的选择;而作为社会,更彰显了一种包容与豁达。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英雄不问出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电影《后天》中有这样的情景,人们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不过在选择烧什么书的时候每个人看法和选择都不同。为此中国作家马伯庸写了一篇短文《焚书指南》,将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列为烧书首选,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许多网友认为这类图书太多太滥又缺乏营养,烧了也不可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参考例文:
由焚书想到文化
观看电影《后天》时,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生命至高无上
2、“烧”出本能
3、“烧”之“冷与暖”
4、没有生命,何谈精神
5、没有文化,“人”何以为“人”
6、活着与吃饱,吃饱与吃好
7、从可以烧的角度去看:人类才是文明的起点,放在图书馆里的书不见得都有人看,文明到了一定的告诉反而成为人类的负担,活着才能继续延续文明,所以有烧无类。
2、围绕“选择”放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