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的目的。
B.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C.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语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C.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D.“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答题。
(1)清明祭祖是中国人的传统,现在,祭祖的形式却在不断变化。日前,有这样一群人,愿在清明假期代客扫墓,提供一条龙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三鞠躬、念祭拜词、打扫墓碑、描字、清理附近杂草、上供品、鲜花、燃冥币等。代扫人可以提供现场通话服务,先由委托人拨通代扫人的手机,随后代扫人把手机放在墓地边,委托人这时可以通过电话悼念先人。根据顾客的需求,网店提供不同的“套餐”,若需要代哭、代磕头等服务,需加收50%的费用,要价上千元。有的代扫人在网站上声明,如果确认委托代扫,自己前一天会洗头洗澡,扫墓时穿黑色西服或白色衣裤,祭扫时做到认真恭敬。整套代扫服务持续时间20—30分钟。从各个网店公布的代扫服务信息来看,价格区间大约在200—2000元不等。
对这种代客扫墓,你持什么观点?并请阐明理由。不超过100字。(4分)
(2)“……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以上两节歌词选自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时候都去哪儿了》,它们以平实的语言和典型的生活细节浓缩了父辈们的时间故事,抒写了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暖和的记忆,勾起人们一种温馨动人的情怀。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又一年,花开又花谢,你的时间又到底都去哪儿了?请仿照以上歌词,另写两节歌词,讲讲你的时间故事,抒写你的情怀。(6分)
参考答案:【答案】(1)1观点:代祭应给予理解
理由:扫墓应该是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1)无论是否赞成,都应先表明态度,然后陈述理由。评分标准:只要求从一个方面或支持,或反对,言之成理即可。(2)仿写时注意修辞,句式及联系自己学生的实际生活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2)苟以天下之大,???????????????????,????????????????????。(苏洵《六国论》)
(3)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五更鼓角声悲壮,???????????????。野哭千家闻战伐,???????????????。(杜甫《阁夜》)
(5)???????????????,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参考答案:(1)暴秦之欲无厌?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2)下而从六国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5分)
译文:____????????????????????????????????????????????????????????????????????????????????????????????????????????????????????????????????????????????????
(2)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5分)
译文:____????
参考答案:(1) (5分)追究其原因,沿途的刁难,在于旗丁有帮费;而旗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对下列各句划线词语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舍:名词活用为动词。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西、东:名词作状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
点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实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各类词的活用十分有必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