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15:18: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8分)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乐以忘忧,????????????????????。(《论语》选读)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滕王阁序》)
(3)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4)??????????????,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琵琶行》)


参考答案:(1)发愤(奋)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说明:有无“云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适应能力特别强, ?????;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 ????;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特别体谅国家,体谅别人, ????;平时尊老爱幼的人大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这样,投资者放心了,行商者舒心了,打工者安心了,经济就能得到发展。
①致富之后不忘乡里邻里, 能带领大家一同致富
②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
③往往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为国家、为企业分担责任
④不仅自己不搞坑蒙拐骗,也痛恨他人言而无信、制假售假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此题涉及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一空承接前面“适应能力特别强”应选②句,第二空承接“讲诚信”应选④,第三句承接“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应选③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翻译《钜鹿之战》中文言文语句(6分,每题3分)
(1)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
(2)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


参考答案:(1)(如果)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鼓”“举”各一分,句意一分。(2)这个句子中“属”“焉”各一分,句意一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最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掩埋是为了方便抢险,而不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顿了顿:“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B.经过半年的组织评选,梁翠珍、李水清、詹冬萍、龚善德……等十人被评为第六届孝感市十大孝子。
C.唐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首先是什么?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还是教学生怎样获得知识?
D.质疑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指责联考学校“集团化操作、搞生源垄断,是生源的新圈地运动”;二是认为它已经完全异化成另一场“小高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其次,《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其次”和“又”在这里的表达作用是哪一项

A.表示本段所说的《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仅仅是特点之一
B.表示本段所说的《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在众特点中地位相比之下次要些
C.“其次”,表示行文达意的次第,使文章更有条理性;“又”,强调人物描写的另外一个特点
D.“其次”,在文章结构上和表明又一特点的地位上均有作用;“又”,有“另外”之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识记字音》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