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15:26: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请选出不正确的两项

A.浩繁的省亲园林建造工程终于完工,贾珍遂请贾政亲自视察并赐题各处匾额。宝玉随贾政并众清客同行,贾政也有意试一下宝玉之才。宝玉在众人面前大显其才,分别题有“大观园”、“沁芳”、“有凤来仪”等。
B.按照贾族旧规,可卿的灵柩需要送至城外宁、荣二公修造的铁槛寺中。因此,这一路浩浩荡荡热闹非常。宝玉不仅随着父兄谒见了仰慕已久的北静王,而且趁着这难得的出城之机领略了许多村野风光。在乡村见到农具、纺车以及村姑二丫头,宝玉感到新鲜有趣。
C.由于林如海病逝,贾母便急派贾琏送黛玉回扬州奔丧,宝玉大不自在。
D.赵姨娘之子贾环和宝钗等人赌骰子,输了耍赖,宝钗为他掩饰,莺儿却不服,说贾环不如宝玉,贾环哭,被赶来的宝玉劝回家。贾环回家后向赵姨娘搬弄是非,恰好被凤姐听见,凤姐一番抢白,让贾环和赵姨娘无话可说。
E.宝玉与水静王相见甚欢,水静王将皇上所赐念珠一串赠予宝玉,并劝贾政不可溺爱宝玉,以免荒废学业。日后宝玉欲将水静王所赠念珠转赠黛玉,黛玉因是“臭男人”之物而不取。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A“大观园”是元春省亲时所题 ,不是宝玉题的。C、正确的应是:由于林如海病重,贾母便急派贾琏送黛玉回扬州探望,宝玉大不自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宋词、宋诗中常用典。对下列语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③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⑤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⑦《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①周瑜②魏尚冯唐③陶渊明④刘裕⑤杜牧⑥刘备⑦诸葛亮
B.①诸葛亮②冯唐③陶渊明④刘义隆 ⑤杜牧⑥赵云⑦诸葛亮
C.①周瑜②魏尚③王维④刘裕⑤柳永⑥刘备⑦刘禅
D.①诸葛亮②魏尚冯唐③王维④刘义隆 ⑤柳永⑥刘备⑦诸葛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石钟山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游记。
B.《干将莫邪》《周处》、《柳毅传》、《灌园叟晚逢仙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依次属于志怪小说、传奇小说、笔记小说、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
C.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D.《念奴娇》、《永遇乐》、《水调歌头》、《倘秀才》、《西江月》、《扬州慢》、《雨霖铃》都是宋代词牌的名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岳阳楼记》不属于游记;B项中《周处》为笔记小说,《柳毅传》是传奇小说;D项中的《倘秀才》是曲牌名)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原本就是具有音乐性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盛景既已不再,何不临风而吟,秉烛而阅,在天凉如水的冬日夜幕下,静思朦胧诗中的琴瑟和鸣,或者锣鼓声喧。
B.造型美对于诗歌的传播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它刺激感官,引起注意;妙趣横生,有利记忆;形象直观,使人产生联想和回忆。本诗采用的“楼梯式”式结构排列,结构灵动。
C.朦胧诗实际也不过是“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对材料作了一定程度的浓缩和技巧性组织,自作主张地添加了些变化无穷、光彩万千的乐段和音符做修饰。
D.朦胧诗虽不备形体,却使人联想万千,以一种彻骨的颤动撩起人大量不可言喻的想象,仿佛云蒸雾罩、扑朔迷离的山光水色,淼月疏星、空蒙辽广的夜晚晴空,细雨的清明时节,纷纷扬扬的初冬落雪,“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烟柳掩映,或者“花非花,雾非雾”的缥缈绰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楼梯式”应为“金字塔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它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总称为“六义”。
B.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之间,楚国屈原在诗经北方文化影响下,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创造了楚辞这种新诗体。楚辞句子主要以四言为主,例如屈原的《天问》。
C.乐府:汉武帝时,设立了一个采诗配乐的官署,叫乐府。乐府官员到民间去采诗,采来民间歌谣,配以音乐,供统治者宫廷娱乐和点缀升平。由乐府保存下来的诗,叫乐府诗。
D.汉末、建安前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在学习民歌五言诗的基础上,写成了一些五言诗。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编入了无名氏古诗中最精彩的十九首,自此确定了《古诗十九首》的专称。这十九首古诗是不可分裂的整体。思想内容上比较消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楚辞句子不是以四言为主,而是以杂言为主。C项乐府采诗还有“以观民风”的作用。D项古诗十九首是可分裂的,不是整体。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常识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