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小题1: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请你谈谈这首诗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4分)
小题2:“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其他题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居庸关
徐兰
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小题1:本诗第三句极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本诗中“士卒”的心态。(2分)
小题3: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将一、二句改为“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3、单选题 对《念奴娇?昆仑》这首词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A.“横空出世”,横在空中,高出人世;“莽”,苍莽无际;“阅尽”,看尽了,经历了。首句从空间角度,表现昆仑山的雄伟、阔大。
B.“飞起玉龙三百万”,形容披雪的群山连绵起伏,像千条万条玉白色的巨龙在飞舞。“三百万”,数词虚指用法,形容很多。
C.“安得倚天抽宝剑”,“安得”,怎么能。“倚天抽宝剑”,即抽出倚天的宝剑。“倚天”,形容剑极长,靠在天上。
D.“把汝裁为三截”,形象地写出了改造自然的巨人形象。“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写昆仑山经过全人类的改造,化害为益,全世界人民“凉热”共享。
4、阅读题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
小题1:试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
小题2: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后宫词(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熏笼亦作“燎笼”。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熏笼这种放于卧室甚至床上的家具,可提高夜晚睡眠的质量,把衣被熏香、烤暖。
小题1:这两首绝句就题材而言,均属于宫怨诗。两位抒情女主人公一个“卧听南宫清漏长”一个“斜倚熏笼坐到明”,她们无法入睡的原因是否相同?(5分)
小题2:两首诗里都出现“熏笼”这种家具,作者的用意是什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