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面问题。 送柴侍卿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王诗中诗人不为离别而悲伤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同样表现了别友之情,所表达的情感及表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试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行程顺畅,快捷,平稳;彼此相去不远,共一道青山;有同一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默写下列古诗文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②??????????????????????,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证?季氏》)
③历览前贤国与家,??????????????????????。(李商隐《咏史》)
④新松恨不高千尺,????????????????。(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⑤??????????????????????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参考答案:①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②不患寡而患不均?③成由勤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辛弃疾
|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①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为湖南、湖北境内。
(1)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雁远冲云梦雪”一句描写的大雁形象是怎样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此联选取了“暮霭(湘烟)、岸苇(芦苇)、楚田(田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禾 ???熟
孔平仲①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③,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孔平仲:宋代地方官吏,多次遭到贬谪。
②窦:指水潭。③粗了:大致结束;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
小题1:诗人是如何表现题目中的“禾熟”的?请结合前两句简要赏析。(5分)
小题2:本诗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①首句直接描写果实累累的稻谷黍粱,在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首句“百里西风禾黍香”,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季节的画面。诗人或骑马、或乘车、或登高,放目四野,百里农田尽收眼底。那结满累累果实的稻谷黍粱,在西风吹拂下,波翻浪涌,香气袭人。面对此境,诗人为之深深陶醉。
“鸣泉落窦谷登场”一句,诗人收束目光,由阔大之景集中到泉水沟窦和一派繁忙景象的打谷场上。“鸣泉落窦”是眼前所见。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之上,发出清越的响声,与打谷场上繁忙的声响交杂一起,构成一幅喜人的农村秋景。李文渊《赋得四月清和雨乍晴》有“熏风到处田禾好,为爱农歌驻马听”之句,虽然写的是春景,但意境与此诗颇有相同之处,可以互相参阅。
小题2:
试题分析:“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诗人的目光离开了繁忙的谷场,注目坡前,看到了刚释重负、横卧坡头啮草的老牛。这是一幅非常富有农村特色的画面:其景致的野朴,其风韵的淡远,传神写照。诗的主旨是通过对老牛的赞赏,抒发长期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诗人仕宦的坎坷,官场生活的劳苦,就如同老牛的“耕耘之债”一样。然而老牛的役债终有了结的时日,而他也希望尽早了却役债、像老牛那样释却重负、舒闲一下长期疲惫的心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