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24 21:36: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马厩(jiù)觊觎(yú)戎马倥(kōng)偬
B.垂涎(xián)投奔(bēn)运筹帷幄(wò)
C.电荷(hé)阔绰(chuò)放荡不羁(jī)
D.斡(wò)旋龃(jǔ)龉醍(tí)醐灌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倥”读kǒng,B项“奔”读bèn,C项“荷”读h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嵌入式客观排序题
(2012·辽宁)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①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②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③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⑤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⑥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A.③⑥④②⑤①
B.③⑥④⑤②①
C.①③⑥④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儿童教育”,围绕“注入式教育”的缺点分别从不同方面来解说,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横线前面的内容指出了“注入式教育”的缺点,第③句“不对”与之照应,故首排第③句,第⑥句是认识到错误后的行动,紧接第③句,第④句“然而”一转,指出现在仍旧存在的问题,第⑤句进一步说明错误所在,紧承第④句,第②句和第①句分别从教科书和教学方法方面进一步指出弊端,可接后面“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一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笃厚(dǔ)胁迫(pò)下脚料 (jué)排山倒海(daǒ)
B.炒房(chǎo)搜罗 (shōu)撒手锏(jiǎn)啼饥号寒(háo)
C.掮客(qián)辅(bì)落不是(laò)畏葸不前(sī)
D.恬淡(tián)独处(chǔ)乐陶陶(táo)荦荦大端(lu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脚”应读jiǎo;B项中“搜”应读sōu;c项“蒽”应读x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杭州)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毗邻人所不齿沼汽池既往不咎
B.浮浅卑躬屈膝文身术拾人牙慧

C.永诀开源节流照相机飞扬拔扈
D.污蔑穷原竟委明信片协从不问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A 汽——气,C 拔——跋,D协——胁)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2)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


参考答案:(1)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也不因为他们贫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以——因为,忽——轻忽。(2)或——有的,见——被。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