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24 21:39: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作品(如《孔已己》《药》《祝福》《示众》等)中有大量写“看客”的文字,旨在批判国民劣根性。
B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的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
C.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
D.请同学们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朗读几遍,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不应该用问号,而应该用句号。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爱而不见
B.指九天以为正兮

C.躬自悼矣
D.终老不复取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见”通“现”,“正”通“证”,“取”通“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②当然,这丝毫不能说明读书成了时尚,倒是能够从中看出别的东西成了时尚,比如炒股之类
③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怀疑态度
④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⑤譬如说,在媒体的影响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
⑥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落伍
A.③①④⑤⑥②
B.①④⑥⑤②③
C.④③①⑥⑤②
D.②⑤⑥①④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③表明观点,①④紧承③的观点,⑤⑥举例说明,②是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文学名著阅读(8分)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当王熙凤等人来到怡红院抄检时,别人都打开箱子接受检查,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抓着底子,朝天往地心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全部倒出。(《红楼梦》)
B.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流泪答应了长辈的要求,送瑞珏到城外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去。瑞珏难产,觉新赶到床前,妻子却在凄惨的叫声中,死在他的怀里。(《家》)
C.“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一天史湘云夜宿在宝钗家时,对她说了这一番剖心之语。 (《红楼梦》)
D.“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白帝城托孤,可谓句句是泪,既有未成大业的遗憾,又有对犬子无能的担心,更有对臣子的无比信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刘备则在遗诏中谆谆告诫儿子刘禅。(《三国演义》)
E.“你何必这样伤心?等到爷爷的丧服满了,你可以另外接一个的,至迟不过三年!”觉慧冷笑道。
瑞珏死后,觉慧认为,依照觉新的性格,过不了多久,他就会续弦。但是,觉新坚决地说,为了海臣,他决不再娶。(《家》)
小题2:根据文学名著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3分)
(1)他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他成功。他也可以替我出一口气。”便忍不住自语道:“你们看着吧。家里头并不全是像我这样服从的人。”(《家》)
“他”所说的“叛徒”指的是 ????????????
(2)《红楼梦》中有“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之曲,系谁的判词????????????
(3)觉慧觉得在他跟哥哥的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中间隔着一个湿淋淋的尸体”指的是什么事? ????????????


参考答案:
小题1:BC
小题1:(1)觉慧;(2)巧姐;


本题解析:
小题1:B陈姨太吩咐不许觉新进产房,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C项是林黛玉,不是史湘云。
小题1: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法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以写短篇小说名噪于世,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文学名著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这里的B选项中“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