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24 21:46: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 步
(宋)周 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宋)赵 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统一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就这首词的上阕而论,最能表现词人情感诗歌音乐性的几个字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的下阕中,最能表现词人情感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联在表现江湖“伟观”的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1-3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评述它们的表达效果。
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古长如白练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题  (2013·高考四川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
小题1: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小题2: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小题3: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小题4:_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5: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6:________________,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小题7: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8: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