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24 21:47: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市公安局巡逻警察支队侦查大队警员在民生路与北桥交界处,当场抓获了两名抢劫疑犯,围观群众纷纷拍案而起。
B.低俗文化和通俗文化都有一个俗字,但在格调品位上却是泾渭分明。通俗文化适应大众的文化需求,然而低俗文化却如蝇逐臭。
C.马路边,环卫工人头顶烈日,忙忙碌碌,认真清扫每一条道路;工地上,建筑工人冒着高温,挥汗如雨,仍一丝不苟地用砖瓦垒起一幢幢新房。
D.多媒体数字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报纸版式的基础上,又融合了阅读的方便和多样,给读者增添了更多的阅读趣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拍案而起”形容愤怒至极。与语境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二战末期,美、苏从不同方向攻入德国,然后开始争抢胜利果实。苏军是攻占柏林的主力军,部队人数众多,于是他们拆工厂,搬设备,挖掘资源,搜刮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把战俘当劳工,然后一车皮一车皮地运往本国。美国也不甘示弱,动用了6个集团军的兵力,但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抢物资,而是掩护一个代号为“阿尔索斯”的谍报队,这个谍报队担负着一项特殊任务,就是搜索躲藏在各处的科学家。于是,开往美利坚的列车上装满了一车皮一车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战后,苏联的那些重工业老化的老化,淘汰的淘汰,还因为那些抢来的艺术品和德国打起了长年的官司。而在美国,“抢”过来的数千名科学家开始发挥功效,使得美国在核物理学、航天学、化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水平突飞猛进,科技创新能力跃居全球第一,并逐步登上了世界霸主的位置。
同是争抢胜利果实,苏军和美军的做法却大相径庭。这则故事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思考?试结合故事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


参考答案:人才才是国家真正的财富
抢夺财物的苏联,惹上官司,抢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就在山顶,几万年来,他们就这样相依相偎,不离不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就倚在山头,随着晦明变化、阴晴风雨而变化多端。
①无端地要生出这样的感慨?②站在拉萨街头看云?③山为云而生,云为山而现?④在湛蓝的天宇下,毫不保留地坦诚地踞坐在布达拉宫的周围?⑤石与沙累积着,纵横了沟壑,连绵了山头?⑥四面环山,山势并不崔嵬

A.③②①⑥⑤④
B.⑥⑤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⑥⑤
D.④⑥⑤③②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分析横线后的标点符号,由此可知供选句应分为三组:第一组一句,第二组两句,第三组三句。再分析各句句意及句间关系,可知③讲的是“山”和“云”的关系,单独为一组;①②讲的是“看云”的感慨,应为一组,且②在①之前;④⑥⑤应为一组,讲所见的山,顺序应为⑥⑤④。最后分析横线前后的句子,再与供选句的句意联系,可知③应在最前面。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王充的学说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其“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论衡·自然》)超过了同时代思想家的水平。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重点考查标点符号的综合运用能力,即引号与点号、括号与点号的连用。冒号一般要管到句终,A 项中第一处的冒号所提示的内容是后面的所有内容,所以句中“俗话说”后面的冒号就应删去。完整引用原话的,末了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内,如A 句;引语作为句中的一个成分,则下引号内不用点号,如D句引文仅仅是“那样”的指代内容,充当句子的宾语,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括号表注释作用,对整个句子注释或补充的,如C句,应放在句末标点后,括号后面不用标点;对部分内容作注释的,应紧贴被注释内容后面,如B句,括号前的逗号应移至括号后。
此题的注意力应在冒号、引号和括号的使用上。A项中引号内的句号应移至引号外,作为全句的结束。B项中,引文后的逗号应移至括号后。D项中有两处错,“俗话说”后面的冒号删去,“嘛”字不是引文的内容,应从单引号中移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
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B.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和散文《窗口》,都展示了他对这两类文学样式的创作功力。
C.考古学家在这里挖掘了丰富的打制石器、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用火的痕迹。
D.“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压缩主干就会发现它的毛病。“……优越性是……的再生能源。”显然主宾搭配不当。可将“取之不尽”前的顿号改为逗号,并加上“水能是”。B、“都”用得有问题,可改为“分别”或干脆不要;“对这两类文学样式”改为“在这两类文学样式上”。C、“挖掘”后面带了三个并列宾语,最后一个“古人用火的痕迹”只能说是“发现”不能说是“挖掘”。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