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1-24 21:54: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段介绍庐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庐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6分)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历代题诗极多,李白《望庐山瀑布》尤为著名。



2、单选题  填入下面两处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他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____________。
①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②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
③科学家自然也有见到美人就求婚,见到粪就掩鼻走开的时候,但是那时候他已经由科学家回到实际人的地位了
④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
⑤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他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
⑥科学的态度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
A.⑥③⑤①②/④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⑤⑥④②/③
D.⑥②④③⑤/①



3、语言运用题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朝阳、自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①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
②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一—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③黎明的曙光射出万只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
④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我的双眼!



4、阅读题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4分)
(2)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3分)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月14日,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强调,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
B.省政府的“年度报告”指出,200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继续迈进的重要一年。
C.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在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