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24 21:55: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芒然对薄公堂栈桥独辟溪径
B.巉岩出奇致胜吮吸不径而走
C.崔嵬振聋发聩喧豗义愤填膺
D.铮嵘趋之若骛边塞气慨非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芒—茫 ,溪-蹊; B.致一制 , 径一胫; D.铮一峥 ,骛-鹜,慨-概)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近日,济宁联通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吉祥号码”预存话费销售活动在消费者中引起一片________:预存话费是不是变相收取选号费?预存话费是否剥夺了普通消费者的择号权?
②在洛杉矶的一些中国藏族民众均认为,美国人对中国西藏及当地的藏族人存在着误解与________。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逐渐改变美国人对藏人的看法。
③李老师退休以后,每天遛遛鸟,打打拳,写写字,________就携二三老友,轻装简从,步山林,探溪源,尽享林泉之乐。
A.质疑 成见 否则
B.置疑 成见 不然
C.置疑 偏见 否则
D.质疑 偏见 不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题文】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①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②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③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④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⑤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A.⑤④③②①
B.⑤③④①②
C.③⑤④②①
D.③⑤②④①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的一致性,语序的合理性,句与句间的句意关系,③是承接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而论述的⑤论述学哲学的目的;③⑤是说学哲学的,④说不学哲学的。二者结合加强论说的严密性。剩下②①,而横线句后面说“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中的指示代词“这些人”明显是指①中的中国的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们,所以①应该放在最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
(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锦瑟》)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


参考答案:
(1)烟笼寒水月笼沙????????????????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    越高,   不一定越高,这是个常识。
(2)对于超载,既要    它的速度,还要    司机上路。
① 效率    ② 限制    ③ 限止      ④效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效率、效力:前者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后者指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限制、限止:前者指规定范围,使不超出;后者指限制、止境,重在制止。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