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词类活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四)
2017-01-24 22:06: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惑”,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有了迷惑。其他三项都是活用为意动词,如:以……为耻,以……为师,以……为羞耻。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面对句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②太后盛气而揖之
③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④太后之色稍解
⑤而臣衰,窃爱怜之
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⑦诺,恣君所使之
⑧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A.③⑥⑧/①/②⑤⑦/④
B.③④⑤/①②/⑥/⑦⑧
C.①③⑦/④⑤/⑥/②⑧
D.②⑧/③④⑤/①⑥/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虚词用得准确的一项是

A.大学时代,对于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要千万珍惜。
B.祖国和人民的希望寄托以青年。
C.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D.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即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对”和“对于”均为介词,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但“对”保留的动词性更强一些,此处应用“对”。B项,“以”有“拿、用”等意思。此处改为“于”,表示引出对象。D项,去掉“即”,因为“即”是“就是”的意思。此处使用赘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故圣愈圣,愚益愚
B.则修文德以来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吾师道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圣”“愚”,形容词活用作名词。B项,“来”,使动用法;“上”“下”,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水”,名词活用作动词;“师”,名词活用作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又前而为致日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C.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其后楚日以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词类活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辨识字形》..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