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七)
2017-01-24 22:09: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城(yú)(jī)赏一一柱(xuán )羽扇(guān)巾
B.(wèi)施(qiān)云(chuàng)然匪我(qiān)期
C.玉(diàn)(yān)红(qī)茶重(chuāng)敌人
D.(shàn)溪商 (gǔ)机 (zhù)雕栏玉 (chè)



2、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或熟语)使用不规范的一项:()
A.尽管没有刘德华的酷,没有比尔?盖茨的富,但我们并不自惭形秽,因为我们拥有更宝贵的青春。
B.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舞剧《云南印象》的表演中,用丰富优美的肢体语言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其艺术造诣达到无以复加的境界。
C.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D.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3、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A.在书法方面,苏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B.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花间词派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南唐词以李璟、冯延巳、李煜为代表。
C.晏几道自辟蹊径,被称为“婉约之宗”秦观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以词风富艳精工著称。
D.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上黄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去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B.长歌当哭,痛定思痛,灾区重建的工作还很艰巨,我们当一如既往地发扬大爱精神,继续关注和支援灾区。
C.罗森塔尔巧妙地将散文式的笔调用于新闻写作,处心积虑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强烈反差,从而使本文产生出巨大的张力。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句是
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C.长久以来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是“因人成事”,其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与事搭配,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
D.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激烈。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