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1-24 22:26: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写了一系列为了纪念惨案中死难烈士的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就是其中的一篇。
B.著名作家余秋雨写的《道士塔》语言优美,充满激情,生动深刻,才华横溢,
是其“历史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C.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D.郁达夫留日期间开始接触西洋文学,并开始创作小说。1921年,他与郭沫若、
成仿吾、张资平等发起成立了创造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古埃及文字和巴比伦楔形文字的来源虽然比汉字可能更久远,但早在纪元前就已经不再通行,而汉字延续至今,仍然是正式通行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B.奥地利科学家是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对云层中的降雨进行冷冻、收集、分析和提炼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C.她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了南方医院采用新技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两腿长度不一的患者施行肌骨一次延长手术。
D.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 .语序不当,应改为“收集、冷冻、提炼、分析”; C .缺宾语中心词,最后应加上“的消息”三个字;D . “一面对两面”,应改为“一张报纸能否具有生命力在于”。
点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标志性病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喋血精悍黯然失色
B.廖落长篙殒身不恤
C.浸渍鲰生绿草如茵
D.和蔼款待惨无人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恰当的内容。
岁月是无情的,它让红花凋谢,让绿叶枯萎,让青丝变成白发;岁月又是有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它使幼苗长成大树,使树木结出硕果,使人生收获财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题限选4题)(8分)
(1)课文《守财奴》节选自巴尔扎克的名著《?????》,姚鼐是清代???????派代表作家之一。
(2)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常被人们用来表现亲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5)苟以天下之大????????????,???????????。(苏洵《六国论》)


参考答案:
(8分)(1)《欧也妮·葛朗台》?桐城??? (2)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