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24 22:28: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张飞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杀了督邮后便挂印而去。
B.董卓战败,火烧洛阳,孙坚从皇宫废墟的井中捞出一枚玉玺。不想事情泄密,袁绍向他讨取。他离开洛阳,袁绍还写信给荆州刘表,教他拦截孙坚讨玉玺。
C.妙玉送茶给贾母等一干人喝,刘姥姥一口便将一杯茶水灌将下去,晴雯将之称为母蝗虫。
D.一个马弁带来了一个涂脂抹粉的暗娼来到了高家,克明坚决反对,马弁极其愤怒,声称要带一连的兵力驻扎在高家,最后还是克明请自己的同学解决了这件事情。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刘备没有杀督邮;C黛玉称之为母蝗虫;D觉新请了自己的同学帮忙。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 ?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节选自《墨子》)


参考答案:今有人于此 / 有子十人 / 一人耕而九人处 / 则耕者不可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断句即可。
【文言文断句参考译文】
墨子从鲁国到齐国,探望了老朋友。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何必独自苦行为义,你不如就此停止。”墨子说:“现在这里有一人,他有十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儿子耕种,其他九个都闲着,耕种的这一个不能不更加紧张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制止我呢?”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2)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参考答案:(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受任于败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题文】简述堂吉诃德因荒唐之举而使周围朋友遭殃的一个情节。


参考答案:【答案】堂吉诃德离开客店,遵守骑士道原则而拒付房钱。落在后面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题。5分,每空1分)
(1)????????????,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杜甫一生失意,漂泊流离,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中“???????,???????
对此有直接描述,但伟大的杜甫即使在老病孤独之中仍心系国家,《登岳阳楼)中“???????????,???????????????????????”就是明证。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苏轼《赤壁赋》)
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抒发作者感情:杜牧《过华清官》只用“?????????????????????????????”,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刘禹锡《乌衣巷》只用“??????????????????????”,便抒发了世事沧桑,繁华已逝,任何人也抵挡不住历史车轮的感慨。


参考答案:(1)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