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24 22:29: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必须?????为之。
②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的办法。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太阳的活动。

A.勉励  简捷观测
B.勉力  简捷 监测

C.勉力简洁监测
D.勉励简洁观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勉励:是指劝人努力,鼓励别人。勉力:指自己努力去做、尽力去做。简洁:简单整洁,指文章写作等。简捷:简单明了、方便,指方式方法等。观测:观察测试 用于看某种新现象。监测:对已有的现象或事物再做出进一步的察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著名科学家谈家桢为了鼓励家乡学子报考生命科学的各个专业,设立专项奖学金_________故乡后生,从而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生命科学。
②李安导演的《断臂山》直抵人类情感最敏感最_________的一面,将现实中不被人们所认知认同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
③今年初,来自上海黄浦区的代表提出《尽快制定养犬管理若干规定》的议案,这份议案得到了与会27位代表的_________。

A.将掖   隐晦   复议
B.奖掖   隐讳   附议?

C.奖励   隐讳   附议?
D.奖励   隐晦   复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奖掖”是“奖励提拔”的意思,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奖励”是“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的意思。结合下文,此处应用“奖掖”。“隐讳”是动词,意思是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隐晦”是形容词,一般指文章意思不明显,不容易理解。结合句意,此处应用“隐讳”。“附议”是指同意别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人。“复议”是指对已做决定的事再做一次讨论。结合句意,此处只能用“附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老人???不齐,而且???很快,大家非常担心。
(2)这位???可疑的男子的???很快就暴露了。
①?心律????② 心律???③?形迹?????④行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心率?心律?①心率:心脏搏动的频率??②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 ~不齐
行迹?形迹 ?①行迹:行动的踪迹;
②形迹: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也可指痕迹、迹象,如“不留形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晋函陵

A.与郑人芷阳间行
B.越国以远群臣

C.封之发尽指冠
D.阙秦以晋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 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 ,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分析可知:A项与例句相同:名词作动词,驻军、结盟、取道。 B.名词意动用法 “把…… 当作边邑”,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C.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向上;D.使动用法,使……削减,使……活。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窆不临其穴(窆:葬时下棺入穴)
B.汝之子始十岁(始:才)
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戚:亲友)吊汝之与汝之乳母(吊:抚慰)

C.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
D.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邃:深远)???????善鉴万类 (鉴: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戚:忧伤)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识记字音》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