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24 22:37: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立刻积极响应,普遍关注,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B.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但抗震救灾的勇士们仍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灾区道路的有序畅通。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据“搜狐网”报道:“两会”结束后,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回答了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希望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语序不当,应为“普遍关注、积极响应”? C. “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不明。D. 有歧义,数量短语“两个”位置不当。“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即可理解为“由两个日本记者提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长期以来,秦岭-淮河一线被视为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淮安境内史上有“黄河夺淮”之说,古黄河与古淮河汇为一体,穿城而过,因而声名鹊起。
B.天高云淡,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水草丰美,苗而不秀: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点缀其中,远处是银白色的白桦树和杂花片片的草地,蓦地,平坦的草地上就突然巍峨高耸起许多石柱。
C.春天,天空乌云密布,总是会夹杂着无数的沙尘,夏日,乌云密布只会带来潮湿闷热,密云不雨,秋季,随着满天的黄沙;冬日则隐含着涩涩的阴冷。
D.媒体最近就“奥运报道”这一蛋糕展开论战,由于各家的指标,数据来源,对比方向都各不相同,因此四大门户的奥运报道成绩单都好似是在自说自话,没有可比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声名鹊起”意为“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与“长期以来”“历史上”等矛盾,不合语境;B项中“苗而不秀”意为“苗成了却不吐穗,比喻资质虽好,却无成就,也喻虚有其表”,此处为望文生义;C项中“密云不雨”意为“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此处为主观武断,断章取义。D项“自说自话”意思“独自决定,自己说了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题文】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场中多家摊位售卖的羽绒服上有关填充物的标识不清,特别容易诱导消费者。
B.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C.关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压力现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相结合的考试招生制度。
D.记者从某市建委获悉,为了打造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该市将一掷千金,在中心城区新建43座人行天桥。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词语的运用。词语都有自身的特点和用法,有感情色彩,有语体色彩,有使用对象,有使用范围。所以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意思和用法。A、“诱导”意思是劝诱教导;引导。后面接行为动词;“误导”指导做错误的事;错误的指导,作贬义,后面跟对象。句中后面是“消费者”,是对象,所以该用“误导”C“关于”,是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象性比较强、范围比较清晰的的事情,用“对于”。句中是明确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压力现象”D“一掷千金”原指赌博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假如你成不了苍天大树,就做一棵小草吧,在劲风中挺立柔韧的身躯;
假如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假如你)成不了飞翔的苍鹰?那就做一只呢喃的春燕吧?在屋檐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拟人修辞手法2分,句式2分,意思表达2分。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讲礼貌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成语有“礼尚往来、投桃报李”。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成语有“相敬如宾”。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成语有“宾至如归”。举止要文雅礼貌,成语有“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温柔敦厚”。相关的熟语有“礼轻情义重”“礼多人不怪”“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熟语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请你选择一个专题,比如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伦理道德等,找出相关的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有关服饰穿着的成语有“衣冠楚楚、衣衫褴褛、被发缨冠、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