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批判的是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座中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出塞?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有人说,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的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2)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第二句的冲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
本题解析:诗歌大意:连环的金带束紧了战袍,马头从雪中冲出,过了临洮关。卷起军旗夜袭了单于的大帐,胡乱地砍杀胡兵,使宝刀都有了缺口。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注: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齐安”是黄州的郡名。
①说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4分)
②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绝句所写景物色彩丰富而明艳,在色彩的点染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诗的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和末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描画的都是池面景,点明题中的“后池”。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画的是岸边景。这是池面景的陪衬。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它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四句诗安排得错落有致,而又融会为一个整体,给人以悦目赏心的美感。这首诗之使人产生美感,还因为它的设色多彩而又协调。这首绝句在色彩的点染上,交错使用了明笔与暗笔。“绿锦池”、“浴红衣”,明点绿、红两色:“菱”、“浮萍”、“莺”、“蔷薇”,则通过物体暗示绿、黄两色。出水的菱叶和水面的浮萍都是翠绿色,夏莺的羽毛是嫩黄色,而初夏开放的蔷薇花也多半是黄色。就整个画面的配色来看,第一句在池面重叠覆盖上菱叶和浮萍,好似织成了一片绿锦。第二句则为这片绿锦绣上了黄鸟、黄花。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
点评:对诗人怎样描写的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般应围绕这样几方面:一是修辞手法,主要考虑是否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二是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考虑是否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等。三是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不是间接抒情。具体答题时,还应注意审题,搞清题目要求,弄清答题数量。
小题2:试题分析:这首诗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三、四两句是全篇关目。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而且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其百无聊赖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句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池水、鸣莺、蔷薇。而其人最后心目所注却是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这对鸳鸯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必然使他见景生情,生发许多联想、遐想。
点评:要准确、简明地评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就要熟悉并恰当地运用相应的术语。常用来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术语,有表示思想感情性质的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挚着、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恬淡、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等,有表示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及对象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忧国忧民、感叹时世、同情民生疾苦、眷恋故国、思乡怀亲、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吊亡、建功立业、统一山河、求贤若渴、厌恶官场、蔑视权贵、漠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向往归隐、超脱凡俗、羁旅愁思、恋情闺怨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和诗题。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半卷红旗临易水
③谁家春燕啄新泥④夜泊秦淮近酒家
⑤巴山夜雨涨秋池⑥晓镜但愁云鬓改
⑦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⑧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参考答案:
①杜牧·江南春②李贺·雁门太守行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本题解析:
诗歌题目能够显示诗歌类别,诗歌题目能够反映内容的主体,题能够反映诗歌的写法,诗题直接点名诗人的感情基调,诗题能够反映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醒读者关注诗歌的题目,因为它是鉴赏诗歌的金钥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