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2017-01-24 22:49: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批判的是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座中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出塞?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有人说,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的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2)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第二句的冲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


本题解析:诗歌大意:连环的金带束紧了战袍,马头从雪中冲出,过了临洮关。卷起军旗夜袭了单于的大帐,胡乱地砍杀胡兵,使宝刀都有了缺口。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注: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齐安”是黄州的郡名。
①说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4分)
②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绝句所写景物色彩丰富而明艳,在色彩的点染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诗的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和末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描画的都是池面景,点明题中的“后池”。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画的是岸边景。这是池面景的陪衬。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它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四句诗安排得错落有致,而又融会为一个整体,给人以悦目赏心的美感。这首诗之使人产生美感,还因为它的设色多彩而又协调。这首绝句在色彩的点染上,交错使用了明笔与暗笔。“绿锦池”、“浴红衣”,明点绿、红两色:“菱”、“浮萍”、“莺”、“蔷薇”,则通过物体暗示绿、黄两色。出水的菱叶和水面的浮萍都是翠绿色,夏莺的羽毛是嫩黄色,而初夏开放的蔷薇花也多半是黄色。就整个画面的配色来看,第一句在池面重叠覆盖上菱叶和浮萍,好似织成了一片绿锦。第二句则为这片绿锦绣上了黄鸟、黄花。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
点评:对诗人怎样描写的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般应围绕这样几方面:一是修辞手法,主要考虑是否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二是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考虑是否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等。三是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不是间接抒情。具体答题时,还应注意审题,搞清题目要求,弄清答题数量。
小题2:试题分析:这首诗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三、四两句是全篇关目。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而且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其百无聊赖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句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池水、鸣莺、蔷薇。而其人最后心目所注却是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这对鸳鸯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必然使他见景生情,生发许多联想、遐想。
点评:要准确、简明地评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就要熟悉并恰当地运用相应的术语。常用来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术语,有表示思想感情性质的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挚着、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恬淡、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等,有表示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及对象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忧国忧民、感叹时世、同情民生疾苦、眷恋故国、思乡怀亲、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吊亡、建功立业、统一山河、求贤若渴、厌恶官场、蔑视权贵、漠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向往归隐、超脱凡俗、羁旅愁思、恋情闺怨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和诗题。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半卷红旗临易水
③谁家春燕啄新泥④夜泊秦淮近酒家
⑤巴山夜雨涨秋池⑥晓镜但愁云鬓改
⑦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⑧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参考答案:
①杜牧·江南春②李贺·雁门太守行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本题解析:
诗歌题目能够显示诗歌类别,诗歌题目能够反映内容的主体,题能够反映诗歌的写法,诗题直接点名诗人的感情基调,诗题能够反映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醒读者关注诗歌的题目,因为它是鉴赏诗歌的金钥匙。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辨析并修改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